[发明专利]移动机器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62955.2 申请日: 200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974244A 公开(公告)日: 2007-06-06
发明(设计)人: 李演白;梁守相;金容载;吴渊宅;金廷勋 申请(专利权)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60G25/00 分类号: B60G25/00;B60G3/18;B62D57/00;B62D61/00
代理公司: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韩明星;李云霞
地址: 韩国京畿道水***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移动机器人,包括:机身框架,具有沿着行进方向支撑在机身框架前部中的前轮;第一行进部分;第二行进部分;第一联动铰链部分,将第一轮框架可转动地支撑到机身框架上以具有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铰链轴线;第二联动铰链部分,与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独立地将第二轮框架可转动地支撑到机身框架上以具有与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相同方向的第二铰链轴线。所述第一行进部分具有:第一驱动轮,沿着行进方向驱动;第一后轮,设置在第一驱动轮的后侧;第一轮框架,支撑第一驱动轮和第一后轮。所述第二行进部分具有:第二驱动轮,沿着行进方向与第一驱动轮独立地驱动;第二后轮,设置在第二驱动轮的后侧;第二轮框架,支撑第二驱动轮和第二后轮。
搜索关键词: 移动 机器人
【主权项】:
1、一种移动机器人,包括:机身框架,具有沿着行进方向支撑在所述机身框架前部中的前轮;第一行进部分,具有:第一驱动轮,用于沿着行进方向驱动所述机身框架;第一后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后侧;第一轮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一后轮;第二行进部分,具有:第二驱动轮,用于沿着行进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独立地驱动所述机身框架;第二后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轮的后侧;第二轮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驱动轮和第二后轮;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用于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第一轮框架,以具有与所述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铰链轴线;第二联动铰链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独立地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第二轮框架,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相同方向的第二铰链轴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629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汽车平衡轴修复配件-200920012980.1
  • 姜学伟 - 姜学伟
  • 2009-04-12 - 2010-05-26 - B60G25/00
  • 一种汽车平衡轴修复配件,它包括带外螺纹的焊接内套,其外部套装带内螺纹的调节螺母,焊接内套一侧端部开有两个对称的键槽,固定锁片紧贴于调节螺母端面安装于该侧端,其环内有两个与键槽对应的键;固定锁片端面有若干个对称的通孔,调节螺母的端部有两个与之对应的螺纹孔,螺钉将固定锁片与调节螺母固定在一起,焊接内套的另一端为焊接端。利用该配件,车主不需要花较多的资金更换受损的汽车平衡轴,而可以低价进行端部修复,修复后可达到新平衡轴同样的效果,为车主节约了成本,为国家节省了宝贵的金属资源。
  • 镁合金式汽车缓冲软垫-200920022447.3
  • 张海帆 - 山东重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09-03-02 - 2010-01-06 - B60G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式汽车缓冲软垫,特征在于,橡胶为一中空的方锥形结构,在橡胶的顶端设有一方形的与橡胶硫化在一起的支撑板,橡胶的底部与方形中间带孔的底座硫化在一起,在橡胶和底座的中心孔中设有一支撑架。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美观,环保,成本相对较低,综合效果为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制造成本。
  • 用于悬架系统的限位挡块-200810189162.9
  • 黄盛郁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8-12-29 - 2009-11-25 - B60G25/00
  • 用于悬架系统的限位挡块具有至少一条沿其纵向方向的分界线,包括至少两个沿限位挡块纵向方向同轴地相互连接并在压缩状态下相互接触的凸起部分。第一阵列包括在各个凸起部分上沿分界线整体形成的第一加强块,在限位挡块纵向方向上每个相邻的第一加强块之间形成第一接触角;第二阵列包括在各个凸起部分上整体形成的第二加强块,在限位挡块纵向方向上每个相邻的第二加强块之间形成第二接触角;其中,第二阵列沿限位挡块圆周方向与第一阵列成预定角度分布。
  • 车辆用钢板套-200920009706.9
  • 郝艳青 - 郝艳青
  • 2009-02-18 - 2009-11-04 - B60G25/00
  • 一种车辆用钢板套,包括橡胶套和橡胶套下部的底沿,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套的内侧设置一个塑料或尼龙材料制成的套芯。在套芯的外表处用压胶机进行压胶,再用橡胶硫化机硫化定型后制作成车辆用钢板套。所述的套芯下部设有芯沿。所述的芯沿设置在橡胶套下部的底沿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有耐老化、耐磨损、缓冲及减震效果好,适用于各种车辆,特别是重载车辆使用。
  • 汽车避震器的缓冲垫-200810093755.5
  • 陈清福 - 陈清福
  • 2008-04-18 - 2009-10-21 - B60G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避震器的缓冲垫,为一弧形块状的缓冲垫,至少一块的缓冲垫安装在汽车避震器的弹簧上,该缓冲垫上、下端分别具C形槽,C形槽的外侧分别具开槽。可按汽车避震器弹簧的直径大小,而决定安装几块缓冲垫,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缓冲垫拉扯变形或撕裂损坏现象;在制造过程中,仅需开发一副缓冲垫模具,便可适用各种不同尺寸的汽车避震器。
  • 汽车悬架系统橡胶限位块结构-200820230378.0
  • 杜大勇 - 东风汽车公司
  • 2008-12-17 - 2009-09-30 - B60G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橡胶限位块结构,橡胶限位块(1)的上部有与安装螺栓(2)连接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形状和尺寸与安装螺栓(2)下端的连接头(2.1)的形状和尺寸相一致,由安装槽(1.1)与连接头(2.1)的接触面结合连接。橡胶限位块(1)的上部设计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圆锥部分高度H1=18~20mm,圆锥部分小端直径与中部圆柱直径相同,圆锥部分最大处直径D1比圆柱直径D2大12~15mm。安装螺栓(2)下端的连接头(2.1)的直径S比上端安装螺栓(2)的直径大20~25mm;连接头(2.1)埋在橡胶限位块(1)中,距橡胶限位块(1)上端D的距离H3=10~15mm。
  • 新型铸造吊环-200820072387.1
  • 周站福;仇韬;王海艳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2008-09-05 - 2009-08-19 - B60G25/00
  • 新型铸造吊环,其特征为:吊环(3)上面为一个长圆柱销孔(2),下面为两个短圆柱销孔(1),两个短圆柱销孔(1)与长圆柱销孔(2)分别用竖筋连接,吊环(3)为一体的“人”字形状。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单、通用性强、机械性能好、机加量少、成本低等特点。
  • 一种车辆减震器冷却装置-200820094652.6
  • 皮小军;吴海涛;王兴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6-16 - 2009-07-15 - B60G25/00
  • 一种车辆减震器冷却装置,包括盛装冷却水的储水箱、输送冷却水的水泵及管路、分配水流的三通及对准车辆减震器冷却的喷头。水泵的进水口管路连接储水箱、出水口管路联接三通,三通的另外两个口管路连接喷头。如果需要对四个车辆减震器冷却,则在水泵的出水口管路连接四通,四通的另外三个口中,其中一个口管路连接三通,另外两个口管路连接喷头。由于用水泵为动力源,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经输水管路输送到安装在减震器附近的喷头处,通过喷头直接喷向减震器缸体,达到冷却目的。该装置适用于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中使用的车辆及重载车辆减震器冷却。
  • 汽车横置减震反张式平衡悬架装置-200820029875.4
  • 任红哲 - 任红哲
  • 2008-07-31 - 2009-06-10 - B60G25/00
  • 汽车横置减震反张式平衡悬架装置,具有成对布置的用于承载车体的承压接头,其承压接头底部连接有承压活塞并置于一个竖直的承压油缸内,竖直的承压油缸通过节流孔与一个水平的推压油缸相连通,推压油缸内装有推压活塞,推压活塞通过推压活塞顶杆与减震钢板总成连接;成对布置的另外一个承压接头以相同结构与另外一个减震钢板总成连接;两个减震钢板总成中间用隔块隔离抵触在隔块两端并且两侧用钢板鞘相连接后一同安装在一个架体上。其优点是改变传统“捆绑式”减震因左右车轮不在同一水平面或车辆载重左右不均等而造成的一面倒现象,增强乘坐人员的舒适感和运载货物平稳性,提高车辆越野性能。
  • 一种新型瓦特杆总成-200820151759.X
  • 冯向敏;赵永昌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2008-07-31 - 2009-05-27 - B60G2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瓦特杆总成,包括两个横向连杆和连接两横向连杆的中央连杆,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与中央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横梁的中部与所述中央连杆的中心孔活动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与车身相连。所述横向连杆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中央连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杆的外侧端与车桥总成活动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中央连杆通过与横梁相连接而独立于悬架,而横梁的两端与车身相连,使得整个瓦特杆总成通过横向连杆连接悬架和通过横梁连接车身,从而将悬架和车身联系起来。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控制悬架的横向位移。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安装方便、应用广泛等优点。
  • 多功能底盘悬挂式机车-200820057696.1
  • 严嘉昌 - 严嘉昌
  • 2008-04-24 - 2009-04-08 - B60G25/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型机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多功能底盘悬挂式机车,使用龙门架桥的方式抬高机车底盘高度,提升机车底盘下空间,改变传统机车的拖挂方式,以直接底盘悬挂其他机械的方式,加大机车的灵活性、可操作性,结构新颖、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多功能的悬挂其他辅助性机械使用或行走作业。
  • 汽车减震装置-200720076412.9
  • 何波;陈璟;陈汉军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2007-11-02 - 2008-08-06 - B60G25/00
  • 一种汽车减震装置,包括谐振阻尼器总成,固定支架以及紧固件,所述谐振阻尼器总成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在汽车底盘悬架结构件存在谐振响应的区域。在汽车底盘系统上使用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装置,可以非常有效的消除安装在底盘上的驱动或传动系统在某些不确定的激励作用下会产生的特定频率的谐振而引发的噪声,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 移动机器人-200610163343.5
  • 李演白;梁守相;吴渊宅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06-12-01 - 2007-06-06 - B60G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具有前轮;后轮,相对于机器人的行进方向,所述后轮设置在前轮的后面;后框架,用于支撑后轮,并被主体框架支撑,从而相对于主体框架的平面垂直地移动;驱动轮,设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驱动框架,用于支撑驱动轮,并且通过铰链结合到主体框架上,所述铰链的轴与驱动轮的轴平行;联接构件,结合到驱动框架,随着驱动框架相对于主体框架旋转,所述联接构件与后框架接触或者从后框架分离。
  • 移动机器人-200610162955.2
  • 李演白;梁守相;金容载;吴渊宅;金廷勋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06-11-29 - 2007-06-06 - B60G25/00
  • 一种移动机器人,包括:机身框架,具有沿着行进方向支撑在机身框架前部中的前轮;第一行进部分;第二行进部分;第一联动铰链部分,将第一轮框架可转动地支撑到机身框架上以具有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铰链轴线;第二联动铰链部分,与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独立地将第二轮框架可转动地支撑到机身框架上以具有与第一联动铰链部分相同方向的第二铰链轴线。所述第一行进部分具有:第一驱动轮,沿着行进方向驱动;第一后轮,设置在第一驱动轮的后侧;第一轮框架,支撑第一驱动轮和第一后轮。所述第二行进部分具有:第二驱动轮,沿着行进方向与第一驱动轮独立地驱动;第二后轮,设置在第二驱动轮的后侧;第二轮框架,支撑第二驱动轮和第二后轮。
  • 机动车反张式平衡减震装置-200420042055.0
  • 任宏哲 - 任宏哲
  • 2004-06-12 - 2006-04-05 - B60G25/00
  • 机动车反张式平衡减震装置,其包括固定于两侧车轴上的承压系统、与车辆和车体相连的平衡感应系统及调节左右平衡的调节系统;感应系统由轴承座、轴承、感应轴、感应齿轮、弧带、游离片组成;承压系统由弧形顶片、顶轴、簧座、充气孔、空心弹簧、排气孔、弹簧套筒、油缸、活塞、液压轴、输油孔、输油管、承压顶杆构成;调节系统由中央储气筒,双叉输气管、进气阀、排气阀、气阀推杆和气阀挺簧所构成。由于最大限度保持车体重心平衡,排除了车体重量倾向一侧的现象,从而提高车辆驱动力,而且由于左右轮胎所受的重压趋于平衡,可防止胎爆,延长轮胎寿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