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氧组合件和单晶炉用热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03841.1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03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文永飞;马少林;张朝光;王莎莎;程磊;丁彪;马宝;杜婷婷;武刚;潘振安;杨少平;成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葛珊杉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单晶炉用热场 | ||
1.一种降氧组合件,用于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石墨板和软质毛刷,其中,
所述软质毛刷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石墨板的内壁上,所述软质毛刷和所述环形石墨板均用于阻挡热辐射;
所述软质毛刷包括沿所述环形石墨板的周向设置的刷毛,所述刷毛沿所述环形石墨板的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氧组合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刷毛之间具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氧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形石墨板的轴线方向,所述环形石墨板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所述软质毛刷;
相邻两层所述软质毛刷的刷毛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氧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石墨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软质毛刷的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5.一种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筒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筒内的第一加热器、埚帮以及至少一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降氧组合件;
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发热区环绕设置于所述埚帮的上部,所述降氧组合件环绕设置于所述埚帮的中间区域,至少一组所述降氧组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发热区的下方;
所述降氧组合件的软质毛刷位于所述埚帮外侧,且所述降氧组合件的环形石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温筒的内壁,所述软质毛刷和所述环形石墨板均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加热器将热量辐射至所述埚帮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毛刷远离所述环形石墨板的一端与所述埚帮抵接或者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埚帮的中间区域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降氧组合件,相邻的两组所述降氧组合件之间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降氧组合件中,距离所述第一加热器最近的为第一降氧组合件;
所述第一降氧组合件的顶部至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发热区的底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炉用热场还包括第二加热器;
所述第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保温筒内,所述第二加热器设置于至少一组所述降氧组合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器环绕设置在所述埚帮的下部;
至少一组所述降氧组合件中,距离所述第二加热器最近的为第二降氧组合件;
所述第二降氧组合件的底部至所述第二加热器的顶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晶炉用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石墨板的内壁和所述埚帮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038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在聚丙烯装置上的无尘加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冷轧板卷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