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33015.5 | 申请日: | 202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4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干昭波;邵先豹;禚钰锋;窦光朋;李方华;张明站;杨腾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P19/12;C12P19/00;C12P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鹏帆慧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 代理人: | 刘琳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聚异 麦芽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糖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麦芽糖、葡萄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浆;将糖浆依次进行调节pH后混合转移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转化然后流加麦芽糖继续酶转化,流加结束后继续保温酶转化得到低聚异麦芽糖液;将低聚异麦芽糖液依次经过脱色、离子交换精制和色谱分离提纯得到低聚异麦芽糖,制得的低聚异麦芽糖纯度≥98%,其中异麦芽糖和异麦芽三糖的总质量含量≥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糖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聚异麦芽糖又称分枝低聚糖,是指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6不等的一类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甜度为蔗糖的40%-50%,甜味柔和美,口感较爽;难以被胃酶消化,能促进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具有抗龋齿的性能,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行业。
目前市售低聚异麦芽糖主要成分由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四糖以上的低聚糖及麦芽糖、葡萄糖组成,其中功能成分是以a-1,6糖苷键结合的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潘糖,其中异麦芽糖和异麦芽三糖的效果最好,但鉴于生产技术的限制,目前市售产品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潘糖的含量仅45%左右,还含有大量的≥DP4低聚糖,影响了其功能效果。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57990A(申请号201210221599.2)公开了一种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的制备方法,以玉米粉为原料,玉米粒通过剥皮、脱胚、磨粉、调浆、液化、糖化转苷、蛋白酶酶解、脱色过滤,离交、色谱分离,浓缩和干燥生产工序制得高纯度、高蛋白含量的低聚异麦芽糖。其经过精致后的低聚异麦芽糖用高效液相进行检测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总含量为45%左右。中国专利文献CN 109055461A(申请号201810987800.5)公开了一种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方法,其将生物酶催化液化和物理剪切液化相结合,并进行选择性控制,液化液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高速撞击、剪切,淀粉分子进一步超微细化,获得糊精分布均匀的液化液,可以为糖化提供比传统工艺更适合的底物,底物分子数量增多,尾端基增多,糖化、转苷反应效率显著提高,所制得的IMO-50产品中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37%(w/w)。
由以上内容可知,目前低聚异麦芽糖通常使用淀粉为原料,而且所制得的低聚异麦芽糖中异麦芽糖和异麦芽三糖含量较低,不满足高品质低聚异麦芽糖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低聚异麦芽糖中异麦芽糖和异麦芽三糖的含量≥90%,而且制备步骤简单,用时短,适用于工业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聚异麦芽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芽糖、葡萄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浆;
2)将所述步骤1)中的糖浆调节pH值后与转移葡萄糖苷酶混合,进行酶转化,得到转化液;
3)在所述步骤2)得到的转化液中流加麦芽糖继续酶转化,流加结束后继续保温酶转化,得到低聚异麦芽糖液;
4)将所述步骤3)中的低聚异麦芽糖液依次经过脱色、离子交换精制和色谱分离提纯,得到低聚异麦芽糖。
所述步骤1)糖浆中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含量为30-35%;所述可溶性固形物中葡萄糖的质量含量为70-75%。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麦芽糖的纯度≥90%,麦芽三糖以及以上的糖的含量≤3%。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调节pH值至4-6。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转移葡萄糖苷酶的体积与步骤1)中麦芽糖和葡萄糖总质量的比为1-2L:10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33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