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8437.3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2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徐健;谭丽辉;崔姗姗;李承东;亓文强;桑汶宝;孙成斌;宁方成;郭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4 | 分类号: | B25J9/04;B25J9/16;B25J9/00;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立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1 | 代理人: | 张清东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人 高精度 柔性 装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六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端部与夹具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夹具之间设置六维度力控传感器和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位于六维度力控传感器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六轴机器人+六维度力传感器+浮动机构的方式,实现了轴孔自动装配,特别是还能够适用于装配间隙0.02mm左右的轴孔装配,装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装配工作的自动化生产得到广泛普及,但是对于高精度轴孔装配往往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被装配零件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靠机械定位很难将轴与孔对正,无法实现柔性装配,尤其是轴孔装配间隙在0.02mm左右时,装配精度已经超过了六轴机器人的定位精度,靠传统的视觉定位、机械定位的方式很难通过六轴机器人直接实现轴孔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实现轴孔装配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六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端部与夹具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夹具之间设置六维度力控传感器和浮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六轴机器人+六维度力控传感器+浮动机构的方式,实现了轴孔自动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机构位于六维度力控传感器下方,用于辅助夹持工件轴。
进一步的,所述六轴机器人与六维度力控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六维度力控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六轴机器人,由六轴机器人控制夹具及浮动机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通过支腿在底板上,底板上开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将底板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侧面设置加强板,能够增加六轴机器人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采用六轴机器人+六维度力传感器+浮动机构的方式,实现了轴孔自动装配,特别是还能够适用于装配间隙0.02mm左右的轴孔装配,装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六轴机器人的高精度柔性轴孔装配系统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六轴机器人;3、连接法兰;4、六维度力控传感器;5、浮动机构;6、夹具;7、支腿;8、底板;9、连接孔;1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8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地形车
- 下一篇:一种能够调节的道路拐角凸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