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主部署回收的分布式气体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1378.X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庆;谷丰;狄春雷;张洺溪;余鑫鑫;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00 | 分类号: | B64D1/00;B64D1/12;B64C39/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部署 回收 分布式 气体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分布式气体检测载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主部署回收的分布式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机载端索降系统和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其中无人机用于搭载设备自主飞行至目标检测区域;机载端索降系统设置于无人机上,机载端索降系统用于实现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的自主布放和回收;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用于实现对目标检测区域的气体检测与数据回传,且能与机载端索降系统自动对接和分离。本发明小巧轻便,可以方便的与无人机平台集成,进行自主部署和回收,可以适应很多地形,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气体检测与数据回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分布式气体检测载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主部署回收的分布式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各类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载荷系统。这些无人载荷系统具备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例如,有些测量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测量,所以受无人机续航能力的影响很多与无人机固连的载荷系统无法长时间测量。另外,大多载荷都是与无人机机体固连的方式供电和工作,无法实现在特定区域的自主布放与回收。无人机检测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化学环境气体液体检测,气体检测方式大多也都采取人工布放,或者安装在固定高度检测。但很多气体检测工作都具有危险性,无法人工布放或接近目标区域,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可以通过空中自主布放的气体检测载荷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主部署回收的分布式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小巧轻便,可以方便的与无人机平台集成,进行自主部署和回收,可以适应很多地形,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气体检测与数据回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主部署回收的分布式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机载端索降系统和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其中无人机用于搭载设备自主飞行至目标检测区域;机载端索降系统设置于无人机上,机载端索降系统用于实现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的自主布放和回收;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用于实现对目标检测区域的气体检测与数据回传,且能与机载端索降系统自动对接和分离。
所述机载端索降系统包括卷线电机、卷线电机控制器及索降绳索,其中卷线电机设置于无人机上,索降绳索的一端与卷线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索降绳索末端球体连接,索降绳索末端球体用于与所述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对接;卷线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卷线电机完成索降绳索的释放或回收。
所述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包括锥形漏斗、电气传感器控制盒、姿态调整支撑架、天线组件、钩锁开关状态限位开关、索降绳索末端球体触发限位开关、钩锁机构及落地检测机构,其中锥形漏斗设置于姿态调整支撑架上,且具有俯仰和滚转的自由度,锥形漏斗用于接收所述索降绳索末端球体;天线组件设置于姿态调整支撑架的顶部,电气传感器控制盒、钩锁开关状态限位开关、索降绳索末端球体触发限位开关、钩锁机构及落地检测机构均设置于姿态调整支撑架的底部,索降绳索末端球体触发限位开关位于锥形漏斗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索降绳索末端球体是否落入锥形漏斗内;钩锁机构用于锁住或释放落入锥形漏斗内的所述索降绳索末端球体;钩锁开关状态限位开关用于检测钩锁机构的开关状态;落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分布式气体检测终端是否着地及落地支撑;钩锁开关状态限位开关、索降绳索末端球体触发限位开关、钩锁机构均与电气传感器控制盒连接。
所述姿态调整支撑架包括分布式终端支撑杆、分布式终端支撑架、底板及滚转架,其中底板设置于所述电气传感器控制盒的顶部,分布式终端支撑架通过多个分布式终端支撑杆与底板连接,滚转架的相对两侧通过滚转轴与分布式终端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锥形漏斗通过俯仰转轴与滚转架转动连接,俯仰转轴的轴线与滚转轴的轴线垂直。
所述锥形漏斗包括锥形引导面和设置于锥形引导面底部端口处的球锁滑道;
所述索降绳索末端球体由锥形引导面导入球锁滑道内,且下滑至球锁滑道的底部触发所述索降绳索末端球体触发限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1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羟基苯甲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间苯二腈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