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及其转角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8581.5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6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斌;李洪彪;张骁;白锦洋;蒋众;李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2D5/06;B62D5/26;B62D7/20;B62D7/18;B60K7/00;B60T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王海龙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悬架 系统 及其 转角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包括下纵臂总成、上纵臂总成、油气弹簧、连接座、转向节、车轮总成和转向推拉缸,下纵臂总成的一端与车体连接架的下端铰接,下纵臂总成的另一端与连接座铰接,上纵臂总成的一端与车体连接架的中部铰接,上纵臂总成的另一端与连接座铰接,油气弹簧的一端与车体连接架的上端铰接,油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下纵臂总成的中部铰接,转向节的一端与连接座铰接,转向节的另一端与车轮总成固定连接,转向推拉缸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转向推拉缸的活塞杆通过联动机构与转向节铰接联动。本发明将车辆的转向、驱动和制动功能全部集成至车轮处,极大的简化了传统车辆底盘结构,并且增大了车体升降幅度以及转向角度,增大了推广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悬架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为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及其转角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底盘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组件。其中,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等组成,用于将发动起发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得车轮转动;行驶系统由车体连接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用于控制车辆平稳行驶;转向系统由转向盘、转向轴和转向管柱等组成,用于控制车辆转向;制动组件由行车制动组件、驻车制动组件等组成用于车辆的停驶。随着车辆向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发展,然而上述的传统车辆底盘系统因其各个组成部分占用过多安装空间无法集成至小安装空间内,并且其组成部件较多导致车辆底盘较为复杂,车体升降幅度以及转向角度有限无法适应复杂路况,因而无法满足发展趋势。
因此,如何简化传统车辆底盘,增大车体升降幅度以及转向角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车辆底盘复杂,车体升降幅度以及转向角度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创新地提供了一种车轮悬架系统,从将车辆功能集成至车轮处的角度出发将车辆的转向、驱动和制动功能全部集成至车轮处,极大的简化了传统车辆底盘结构,并且增大了车体升降幅度以及转向角度,增大了推广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包括下纵臂总成、上纵臂总成、油气弹簧、连接座、转向节、车轮总成和转向推拉缸,所述下纵臂总成的一端与车体连接架的下端铰接,下纵臂总成的另一端与连接座铰接,所述上纵臂总成的一端与车体连接架的中部铰接,上纵臂总成的另一端与连接座铰接,所述油气弹簧的一端与车体连接架的上端铰接,油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下纵臂总成的中部铰接,所述转向节的一端与连接座铰接,转向节的另一端与车轮总成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推拉缸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转向推拉缸的活塞杆通过联动机构与转向节铰接联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其中所述下纵臂总成与车体连接架的铰接点以A点表示,上纵臂总成与车体连接架的铰接点以B点表示,下纵臂总成与连接座的铰接点以C点表示,上纵臂总成与连接座的铰接点以D点表示,所述A点、B点、C点和D点对应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其中所述连接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横向的转轴,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上轴套和下轴套,本体的上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下纵臂总成的一端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向节与上轴套和下轴套铰接,所述上纵臂总成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转向推拉缸固定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其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回转轴组件和转向拉杆,所述回转轴组件包括固定在转向节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侧对应固定有竖向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的轴线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上轴套与转向节的上支耳通过下转轴铰接,所述下轴套通过销轴与转向节的下支耳铰接,所述转向拉杆的一端套设在上转轴上,转向拉杆的另一端与转向推拉缸的活塞杆铰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车轮悬架系统,其中所述转向节的下支耳处安装有转角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8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