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延片、外延片生长工艺及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34142.8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41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杰;程龙;高虹;曾家明;刘春杨;胡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4;H01L33/14;H01L3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冬莲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延 生长 工艺 发光二极管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外延片、外延片生长工艺及发光二极管,该生长工艺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缓冲层、n型GaN层、位错阻挡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及p型接触层;n型GaN层上形成有V形坑;位错阻挡层为多个周期的InaGa1‑aN/AbGa1‑bN超晶格结构,组分A为Mg或Zn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位错阻挡层一方面可减少V形坑产生密度,以避免V形坑密度过大所带来的漏电、非辐射复合增加的,以使V形坑具有适当的密度;另一方面可减少由底层带来对发光层的极化效应,调节缓冲层及n型GaN层生长产生的应力,提高GaN外延层质量,增强发光辐射效率,提高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延片、外延片生长工艺及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GaN基LED外延片通常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缓冲层、n型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p型层及p型接触层,其中,主要发光来源为多量子阱层。
对于GaN基LED外延片来说,位错是影响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提高GaN基发光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一种方法是采用V形坑来屏蔽位错,以此减少位错带来的性能恶化,并且V形坑是贯穿整个多量子阱层,空穴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端电流注入,注入效率能更有效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内量子效率,不同的应用端电流下,空穴注入方式不一致,大电流下绝大部分空穴是通过V形坑侧壁注入,但小电流下绝大部分是垂直注入,同时,V形坑可保证空穴注入到距离p-GaN更远的量子阱中,从而增加载流子在量子阱中的复合效率,由此可见,在多量子阱层中保留适量的V形坑有利于提高发光效率。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V形坑是沿着底层的线位错产生的,而位错通常是非辐射复合中心,影响内量子效率,对发光效率造成影响,且V形坑本身是一种天然的漏电通道,电子容易通过V形坑的漏电通道泄漏,当V形坑密度过大或V形坑开口过大时,这一弊端尤为严重。这使得简单在多量子阱层中保留V形坑的方法难以获得较高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的外延片、外延片生长工艺及发光二极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延片的生长工艺,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缓冲层、n型GaN层、位错阻挡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及p型接触层;
所述n型GaN层上形成有V形坑;
所述位错阻挡层为多个周期的InaGa1-aN/AbGa1-bN超晶格结构,组分A为Mg或Zn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InaGa1-aN/AbGa1-bN超晶格结构中,0.01≤a≤0.1,0.01≤b≤0.1,所述InaGa1-aN/AbGa1-bN超晶格结构的周期为5~10,且所述InaGa1-aN/AbGa1-bN超晶格结构包括周期性依次交替生长的InaGa1-aN层及AbGa1-bN层,各周期中所述InaGa1-aN层的生长厚度为1~3nm,所述AbGa1-bN层的生长厚度为1~3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