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黄瓜对灰霉病抗性性状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904107.3 申请日: 2022-07-27
公开(公告)号: CN115747363A 公开(公告)日: 2023-03-07
发明(设计)人: 张圣平;顾兴芳;苗晗;戴卓男;董邵云;刘小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百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0 代理人: 邹晓艳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检测 黄瓜 灰霉病 抗性 性状 snp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黄瓜对灰霉病抗性性状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黄瓜6号染色体物理位置第27,919,339bp处,该位点的碱基是A或T,该位点碱基为A的黄瓜材料为感灰霉病黄瓜材料,该位点碱基为T的黄瓜材料为抗灰霉病黄瓜材料。本发明基于开发的SNP标记提供用于辅助筛选具有抗灰霉病基因的黄瓜新品种的应用,采用所述SNP27919339特异性引物扩增待测材料的DNA,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或酶切电泳检测,可以在黄瓜候选材料的任何阶段对其进行抗灰霉病的筛选,具有高效、限制少、准确的优点,提高选育黄瓜抗灰霉病品种的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检测黄瓜对灰霉病抗性性状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尤其在设施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栽培面积为123.52万公顷,产量达到6482.46万吨(张圣平、顾兴芳,2020)。黄瓜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黄瓜上的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的花、瓜条、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灰褐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步向幼瓜扩展,被害花和幼瓜的蒂部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畏缩、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以后花瓣枯萎脱落。近年来,灰霉病已成为制约我国保护地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一般可导致蔬菜减产20%~30%(郑果、杜蕙,2006),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黄瓜抗灰霉病的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对于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控制黄瓜抗灰霉病资源的评价和筛选,封林林等(2006)从国家蔬菜中期种子库中选出96份黄瓜材料进行灰霉病抗病性鉴定,筛选出19份抗病材料。

研究植物抗灰霉病的遗传规律,开发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优良抗灰霉病新品种奠定基础。但在黄瓜中关于抗灰霉病的遗传规律、分子标记及基因定位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曹娴等(2011)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和SSR分子标记技术,以草莓高感亲本达赛莱克特(89)与高抗亲本甜查理(103)的F2群体为材料,发现草莓灰霉病抗性受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并鉴定1个距离抗病基因15.9cM的连锁标记UFFxa01H05。李君明(2005)利用多毛番茄PI134417与99165-30构建的BC1群体进行抗性鉴定,认为番茄抗灰霉病为数量性状并鉴定出2个QTLs位点,同时鉴定了与抗灰霉病位点QTLlygm7-1紧密连锁的T1255CAPs标记,并在不同类型的试验材料中进行验证。ZHANG等(2016)利用番茄感抗双亲杂交获得的F2群体鉴定了3个QTL位点,其中Rbcq2和Rbcq4与植物发病率有关,Rbcq1与病斑扩散速度有关。ANURADHA等(2011)在鹰嘴豆中检测到3个与灰霉病抗性相关QTL位点。这些QTLs和分子标记为植物抗灰霉病机制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也为黄瓜抗灰霉病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因此挖掘抗灰霉病基因是植物抗灰霉病研究的关键问题。在其他植物中关于灰霉病抗病基因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在黄瓜中的研究甚少。

拟南芥中的2个VQ基因,VQ12和VQ29对植物抗灰霉病起负调控作用。WANG等(2015)发现VQ12和VQ29表达受到抑制的植株对灰霉病菌产生抗性,并且VQ12和VQ29在物理上相互作用,它们的表达可能部分依赖于JA信号通路。MPK3基因的表达与SA、JA有关,主要参与拟南芥的基础抗病性;MPK6与拟南芥PTI诱导产生的抗病性有关(TANAKAetal.,2006;GALLETTIetal.,2011)。HDTF1是JA通路的负调控因子,可以激活JA信号使JA积累,棉花受到灰霉病菌侵染后HDTF1表达下调。HDTF1表达受到抑制后,可以显著增强棉花灰霉病菌的抗性(GAOetal.,20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4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