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机舱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1792.6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瞿刚;张哲;侯春生;赵峰;黎盼;孙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04;B62D27/00;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天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舱 以及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机舱以及车辆,通过改进前机舱结构,形成多个传力节点,提高碰撞性能。该前机舱包括:两个前纵梁,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前围板总成,连接于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后端;前防撞梁总成,连接于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前端;两个上边梁,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前纵梁连接;两个A柱内板总成,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前纵梁和所述上边梁连接;两个减震塔总成,设于对应的所述前纵梁与所述上边梁所围区域内,且与所述前围板总成、所述前纵梁和所述上边梁均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前机舱在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的通过前纵梁/上边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乘员舱的变形,进而保护乘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机舱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获取更长的续航及更大的电量,电动车通常会在车身地板区域布置更大尺寸的电池包,如此就会导致电动车无法像燃油车一样,前纵梁可以通过地板区域底部的纵梁结构连续贯通到后纵梁,仅仅依靠前纵梁、门槛梁、中通道梁、雪橇板梁等结构进行碰撞能量传递,这样会导致前碰性能会有一定的下降。
同级别的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的整备质量更大,在相同的碰撞工况下,碰撞能量也更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也更高;同时,由于整车重量的增加,相同的行驶工况下,路面通过底盘对车身的冲击力也会更大,这样车身侧的底盘的接附点的刚度/强度要求也更高。
目前的车身机舱结构紧靠前纵梁传递碰撞性能,无法满足机舱的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前机舱以及车辆,通过改进前机舱结构,形成多个传力节点,提高碰撞性能。
实现本申请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机舱,包括:
两个前纵梁,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前围板总成,连接于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后端;
前防撞梁总成,连接于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前端;
两个上边梁,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前纵梁连接;
两个A柱内板总成,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前纵梁和所述上边梁连接;
两个减震塔总成,设于对应的所述前纵梁与所述上边梁所围区域内,且与所述前围板总成、所述前纵梁和所述上边梁均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包括:
前纵梁外板,与对应的所述上边梁和所述减震塔总成连接;
前纵梁内板,设置在所述前纵梁外板的内侧,以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合围成纵梁内腔;
所述前纵梁内板包括沿车辆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高度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呈增大趋势;所述第二段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力部和第二传力部;所述第一传力部和/或所述第二传力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凸出部分与所述所述A柱内板总成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内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让驱动轴的缺口,所述前纵梁内板设有至少一个变形引导结构,所述缺口与所述至少一个变形引导结构在沿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同,且靠近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段、过渡段和斜段,所述直段与所述斜段呈角度设置;所述过渡段的中部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过渡段的端部的横截面尺寸。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梁的顶部的高度小于所述A柱内板总成的顶部的高度;
所述上边梁的顶部表面沿纵向呈水平状态;所述上边梁的顶部的纵向面差小于预设值;所述上边梁设有具有车辆高度方向投影分量的焊接边。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总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1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