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3089.3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军;王明君;谢宇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许俊东 |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电动汽车 行驶 过程 主动 电机 抖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包括:S1:整车控制器VCU采集高压继电器状态、电机工作模式信息和整车当前的作动信息;S2:当车辆处于行车过程中,按下下电按钮;S3:整车不下高压,高压继电器依然保持闭合状态,撤掉电机输出扭矩;S4:当电机实时转速降为0pkh并稳定后,断开高压继电器,整车下高压;S5:车辆停稳并断开高压继电器后,即使电机进入三相短路状态也不会引起车辆抖动。本发明按下下电按钮后,整车不下高压,高压继电器依然保持闭合状态,撤掉电机输出扭矩,直到车速降为0pkh并稳定后,断开高压继电器,即使电机进入三相短路状态也不会引起车辆抖动,从根本上解决了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当前新能源主要有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插电混合动力等几大类。汽车新四化浪潮正迎面而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
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中,唯一动力来源是驱动电机。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有一定的几率会发生系统故障,需要驾驶员紧急下电,将车停到路边。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的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系统故障时惯用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需要驾驶员按下电按钮,整车下高压,车辆突然下电,电机会进入交流侧的绝缘检测状态,此时电机进入三相短路状态,产生的短路电流将做功,导致车辆抖动,这给驾驶员带来了不好的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使用该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后,通过修改整车控制策略,将行车过程中下高压过程改为:按下下电按钮后,整车不下高压,高压继电器依然保持闭合状态,撤掉电机输出扭矩,直到车速降为0pkh并稳定后,断开高压继电器,此时车辆已经停稳,即使电机进入三相短路状态也不会引起车辆抖动,通过以上更改方式,由于没有在行车过程中下高压,电机没有陷入三相短路状态,不会发生车辆剧烈抖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问题,同时通过撤掉电机输出扭矩,具有和修改前一样的表现效果,也不会因为故障时电机继续输出扭矩而引起其他故障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所述避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动下电电机抖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车控制器VCU采集高压继电器状态、电机工作模式信息和整车当前的作动信息;
S2:所述整车控制器VCU根据采集的高压继电器状态、电机工作模式信息来判断当前整车状态,当车辆处于行车过程中时,按下下电按钮;
S3:所述整车控制器VCU根据该高压继电器状态判断当前整车是否上高压,若所述高压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整车不下高压,高压继电器依然保持闭合状态,则撤掉电机输出扭矩;
S4:所述整车控制器VCU采集电机实时转速,当电机实时转速降为0pkh并稳定后,断开高压继电器,整车下高压;
S5:车辆停稳并断开高压继电器后,即使电机进入三相短路状态也不会引起车辆抖动。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在步骤S1中,当整车控制器VCU采集到高压继电器处于上高压状态或电机处于输出扭矩状态时,则进入步骤S2;否则,车辆不处于行车过程中,循环执行步骤S1。
进一步地说,在步骤S2中,当所述整车控制器VCU根据采集的高压继电器上高压状态或电机处于输出扭矩状态时,则判断当前车辆处于行车状态,当按下下电按钮时,则进入步骤S3。
进一步地说,在步骤S3和步骤S4中,所述整车控制器VCU通过CAN通讯总线采集高压继电器状态和电机工作模式信息,所述整车控制器VCU通过硬线I/O口采集整车当前的作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3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技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其特技机器人
- 下一篇:折叠隔离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