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腔室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36192.7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丽;傅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18;C23C14/16;H01J37/34;H01L2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王婷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腔室。该半导体腔室包括:腔室结构、进气结构及驱动装置;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靶材、内衬及基座,内衬同轴设置于腔体内,并且内衬的顶端环绕靶材设置,内衬的底端在工艺状态时压抵于基座上;进气组件包括匀流环,匀流环设置于腔体内,并且匀流环的内径大于内衬的外径,匀流环用于向腔体内通入工艺气体;腔体的周壁上开设有抽气口,用于对腔体内进行抽真空;驱动装置设置于腔体外侧,并且与进气组件连接,用于带动匀流环相对于内衬作升降动作,以调节靶材底部的工艺气压。本申请实施例在同一腔体内不仅能实现硅晶圆的钛薄膜沉积,而且还可以实现砷化镓晶圆的钛薄膜沉积,从而提高了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半导体腔室。
背景技术
目前,硅(Si)材料受限于自身无法突破高温、高功率、高频等瓶颈,在5G及新能源汽车等各个新兴领域逐步被具有高功率密度、低能耗、抗高温、高发光效率的砷化鎵(GaAs)、氮化镓(GaN)、碳化硅(SiC)材料所替代。上述三种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因其各具优势,应用领域定位有所不同,其中GaAs材料具备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的特点,能显著降低射频尺寸及功耗,而由于技术成熟具备成本优势,广泛应用在射频和光电子领域,并且受益于这两大领域需求旺盛,GaAs器件需求持续保持高增长。
现有技术中,在射频功率器件和大功率激光器件制作工艺中,均涉及正面金属化、减薄后背面金属化工艺,目前这两部分主要由磁控溅射设备进行钛(Ti)/金(Au)种子层加电镀完成。但是应用于硅晶圆的磁控溅射设备无法满足砷化鎵晶圆的工艺需求,以及应用于砷化鎵晶圆的磁控溅射设备无法满足硅晶圆的工艺需求,从而无法满足代工厂的机台高利用率、低维护成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半导体腔室,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同时满足两种晶圆工艺需求,从而造成机台利用率低及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腔室,包括:腔体、进气组件及驱动装置;所述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靶材、内衬及基座,所述内衬同轴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并且所述内衬的顶端环绕所述靶材设置,所述内衬的底端在工艺状态时压抵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匀流环,所述匀流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并且所述匀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内衬的外径,所述匀流环用于向所述腔体内通入工艺气体;所述腔体的周壁上开设有抽气口,用于对所述腔体内进行抽真空;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外侧,并且与所述进气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匀流环相对于所述内衬作升降动作,以调节所述靶材底部的工艺气压。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匀流环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匀流孔,多个所述匀流孔沿所述匀流环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匀流孔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以使所述工艺气体沿水平方向排出。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有进气轴及限位部件,所述进气轴滑动且密封的穿设于所述腔体的底壁,并且进气轴的一端与所述匀流环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底壁外侧,用于连接气源以向所述匀流环通入工艺气体;所述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底壁外侧,并且所述限位部件的轴向与所述匀流环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进气轴通过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腔体的底壁滑动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有位于所述腔体外侧的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套设于所述进气轴外周,并且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底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密封连接,用于跟随所述进气轴的升降而伸缩,以使所述进气轴与所述腔体外侧密封隔绝。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有位于所述腔体内侧的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套设于所述进气轴外周,并且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底壁密封连接,另一端靠近所述匀流环设置,与所述进气轴的外周密封连接,用于跟随所述进气轴的升降而伸缩,以使所述进气轴与所述腔体内密封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6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