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组装InGaN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2225.6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献;陆书龙;张雪;金山;邱海兵;魏铁石;顾颖;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0;H01S5/343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周仁青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ingan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自组装InGaN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S1、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持续通入In源、Ga源及N源,在衬底上外延生长InGaN浸润层;
S2、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持续通入In源及Ga源,周期性通入和/或中断N源,在InGaN浸润层上进行InGaN量子点的成核及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或步骤S2中,In源的束流等效压强为1×109~9×109Torr,Ga源的束流等效压强为1×109~9×109Torr,N源的流量为0.5~3.0sccm,N源的等离子激发功率为150~500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或步骤S2中的外延生长温度为580~6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N源的通入时间为10~40s;和/或,
中断时间为5~30s;和/或,
通入和中断的周期数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源和/或Ga源为单质源;和/或,
所述N源为氨气或等离子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GaN模板、GaN同质衬底、Si衬底、SiC衬底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
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在衬底上外延生长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GaN缓冲层;和/或,
所述缓冲层的生长温度为680~780℃;和/或,
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30~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采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对步骤S1和/或步骤S2进行原位监控。
10.一种自组装InGaN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InGaN量子点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22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