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2849.9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5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邱士权;苏焕杰;庄正吉;谌俊元;游力蓁;张家豪;林佑明;王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8234 | 分类号: | H01L21/823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形成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具有双侧源极/漏极(S/D)接触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此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鳍状结构,在鳍状结构上形成超晶格结构,在超晶格结构内形成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在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之间形成栅极结构,在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及第二接触结构,在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具有功函数金属(work function metal,WFM)硅化层和双金属衬层的第三接触结构。第二表面相反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一表面,相较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材料的价带能量,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功函数值更接近该材料的导带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且特别关于半导体的接触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对更高存储容量、更快处理系统、更高性能和更低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半导体行业不断微缩化半导体装置的尺寸,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MOSFETs),包括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finFETs)。这种微缩化增加了半导体制造过程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配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鳍状结构;在鳍状结构上形成超晶格结构;在超晶格结构中形成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在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之间形成栅极结构;在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的多个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及第二接触结构;在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三接触结构,其具有功函数金属硅化层及双金属衬层(dual metal liner),其中第二表面相反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一表面,且其中相较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材料的价带能量,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功函数更接近此材料的导带能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配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在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上形成超晶格结构;分别在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上形成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分别在邻近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处形成第一及第二全绕式栅极结构;分别在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的多个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及第二接触结构;在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具有n型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第三接触结构,且其中相较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材料的价带能量,n型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功函数更接近此材料的导带能量;以及在第二源极/漏极区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具有p型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第四接触结构,且其中相较于第二源极/漏极区的材料的导带能量,p型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功函数更接近此材料的价带能量,其中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的第二表面相反于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的第一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更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栅极结构,设置于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之间;第一及第二接触结构,设置于第一及第二源极/漏极区的多个第一表面上;第三接触结构,设置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二表面相反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一表面;其中第三接触结构包含功函数金属硅化层及双金属衬层,以及其中相较于第一源极/漏极区的材料的价带能量,功函数金属硅化层的功函数更接近此材料的导带能量。
附图说明
以下将配合所附图式详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1A是根据一些实施列,绘示出半导体装置的等角视图。
图1B-图1C是根据一些实施列,绘示出具有双侧接触结构的半导体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列,绘示出具有双侧接触结构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图26A、图3B-图26B是根据一些实施列,绘示出具有双侧接触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不同制造阶段的剖面图。
现在将参照图式来描述说明性的实施例。在图式中,类似的符号通常表示相同的、功能相似的及/或结构相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