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5533.3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唐敢然;徐兴龙;吴彩庭;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23C16/46 | 分类号: | C23C16/46;C30B25/16;H01L21/6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延 晶片 冷却系统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晶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包括:预抽真空腔;供气装置,安装在所述预抽真空腔上,所述供气装置用于释放吹扫气体;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预抽真空腔内,用于冷却所述吹扫气体;第一测温装置,用于测量所述晶片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气装置释放所述吹扫气体以冷却所述晶片,还用于在所述晶片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装置冷却所述吹扫气体;在不发生晶片翘曲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吹扫气体的温度以实现使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吹扫气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差,从而提高了预抽真空腔的冷却速率和外延炉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晶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碳化硅外延生长工艺通常在1600℃的反应腔中进行,外延生长工艺完成后,反应腔内通入冷却气体以对晶片进行初步冷却,当晶片的温度冷却至低于900℃时,机械手会将晶片从反应腔中取出并将晶片和底座传送到预抽真空腔。预抽真空腔对晶片进行二次冷却,只有当晶片的温度冷却至常温时,才会将晶片从预抽真空腔中取出以进行晶片测试,并放置新的晶片到预抽真空腔中,机械手将新的晶片从预抽真空腔中取出并将晶片和底座传送到反应腔中,以开始下一轮的外延生长工艺。由此可知,预抽真空腔对晶片进行二次冷却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外延生长设备的生产效率。
目前,预抽真空腔对晶片进行第二次冷却主要采用风冷的方式,通过氮气提供装置向预设真空腔内释放常温氮气并形成氮气气流,氮气气流能带走晶片的热量以使晶片的温度降低。当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氮气的温度差过大时,会出现由于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氮气的温度差过大而造成晶片的内应力分布不均匀,晶片翘曲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氮气提供装置释放的氮气在接触晶片前会吸收高温晶片附近的高温气体的热量而升温至不会发生翘曲的温度差范围内,因此能在避免晶片发生翘曲的情况下对晶片进行冷却,但随着晶片的温度和底座的温度降低,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氮气的温度差减小,从而造成氮气与晶片的热交换速度变慢,进而降低了预抽真空腔的冷却速率和外延炉的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避免出现晶片翘曲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预抽真空腔对晶片的冷却效率和外延炉的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晶片,其包括:
预抽真空腔;
供气装置,安装在上述预抽真空腔上,上述供气装置用于释放吹扫气体;
冷却装置,设置在上述预抽真空腔内,用于冷却上述吹扫气体;
第一测温装置,用于测量上述晶片的温度;
控制器,用于控制上述供气装置释放上述吹扫气体以冷却上述晶片,还用于在上述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上述冷却装置冷却上述吹扫气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只有在晶片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冷却装置才会对吹扫气体进行冷却,由于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吹扫气体的温度差处于不发生晶片翘曲的温度差范围内,从而避免出现由于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吹扫气体的温度差过大而造成晶片的内应力分布不均匀,晶片翘曲的问题,在此前提下,通过控制吹扫气体的温度以实现使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吹扫气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差,有效地提高了晶片和与晶片接触的吹扫气体的热交换速度,进而有效地提高了预抽真空腔的冷却速率和外延炉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上述控制器还用于在上述晶片的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上述冷却装置停止冷却上述吹扫气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延炉晶片冷却系统,在晶片的温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冷却装置停止冷却吹扫气体,由于晶片的温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晶片的温度对吹扫气体的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控制冷却装置停止冷却吹扫气体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可选地,上述冷却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5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手写板的电磁手写设备
- 下一篇:跨模态的立体视觉对象检索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