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490.9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霞;张宁;唐磊;刘建军;何亨洋;武忙虎;梅志鹏;雷靖;吴玮;严秋成;胡佳伟;刘峥;潘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23/31;H01L21/50;H01L21/56;H01L21/6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立体 集成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组件(100);
所述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组件(100)包括芯片、无源器件(46)、塑封料(70)和若干个基板;
所述若干个基板逐层堆叠,包括顶层基板、中间基板和底层基板;
所述顶层基板和中间基板、中间基板和底层基板之间均通过层间凸点焊球进行相连;所述顶层基板、中间基板和底层基板上均键合有芯片;所述无源器件(46)固定在顶层基板上;所述塑封料(70)封装除底层基板下表面外的其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基板、中间基板和底层基板分别为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和第三基板(30);
所述第一基板(10)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0)下表面的对外焊盘(18)和位于第一基板(10)上表面的第一层间焊盘(19);所述第二基板(20)包括位于第二基板(20)下表面的第一焊盘凸台(28)和位于第二基板(20)上表面的第二层间焊盘(29);所述第三基板(30)包括位于第三基板(30)下表面的第二焊盘凸台(38)和位于第三基板(30)上表面无源器件表贴焊盘(39);
所述芯片包括第一芯片(41)、第二芯片(42)、第三芯片(43)、第四芯片(44)和第五芯片(45);所述层间凸点焊球包括第一焊球(56)和第二焊球(57);
所述第一芯片(41)键合在第三基板(3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芯片(42)和第三芯片(43)键合在第二基板(20)的上表面;所述第四芯片(44)和第五芯片(45)键合在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
所述无源器件(46)通过在无源器件表贴焊盘(39)表贴在第三基板(30)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芯片(41)的四周;所述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通过第一焊球(56)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基板(20)和第三基板(30)之间通过第二焊球(57)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焊球(56)焊接于第一层间焊盘(19)和第一焊盘凸台(28)之间,所述第二焊球(57)焊接于第二层间焊盘(29)和第二焊盘凸台(38)之间;
还包括第三焊球(50);所述第三焊球(50)位于对外焊盘(18)上;所述塑封料(70)封装除第一基板(10)下表面外的其余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和第三基板(30)均为TSV硅转接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片立体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41)、第二芯片(42)、第三芯片(43)、第四芯片(44)和第五芯片(45)通过倒装键合分别键合在第三基板(30)、第二基板(20)和第一基板(10)上;
所述第一芯片(41)通过第一芯片(41)上的第一倒装凸点(51)键合在第三基板(30)上表面的第一芯片键合焊盘(37)上;
所述第二芯片(42)和第三芯片(43)分别通过第二芯片(42)上的第二倒装凸点(52)和第三芯片(43)上的第三倒装凸点(53)键合在第二基板(20)上表面的第二芯片键合焊盘(27)上;
所述第四芯片(44)和第五芯片(45)分别通过第四芯片(44)上的第四倒装凸点(54)和第五芯片(45)上的第五倒装凸点(55)键合在第一基板(10)上表面的第三芯片键合焊盘(1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4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