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发光器件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0104.3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闫晓密;陈晓冰;张秀敏;黄慧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瑞(无锡)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0 | 分类号: | H01L33/10;H01L33/00;H01L33/24;H01L33/42;H01L33/46;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熊启奎;周晓东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发光 器件 模组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发光外延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N型半导体层(3)、发光层(4)和P型半导体层(5);绝缘层(8),形成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3)和P型半导体层(5)上;透明导电层(9),形成于P型半导体层(5)表面上,并部分覆盖所述绝缘层(8);保护层(10),覆盖所述透明导电层(9)及N型半导体层(3)的表面上,并露出焊盘区;电极层(11),覆盖所述保护层(10)露出的焊盘区;其特征在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设置在P型半导体层(5)上,且/或N型半导体层(3)表面为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相同形貌的纳米图形(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当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设置在P型半导体层(5)上,透明导电层(9)表面为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相同形貌的纳米图形(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的高度为0.5 nm~5 nm,且/或纳米图形(7)的高度为0.5 nm~5 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的材料为Ni、Pd、Co、Ti、Zr、Pt、Mg2Ni、LaNi5、Ti2Ni、TiNi、TiZrNi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的形状为半球形、球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或圆锥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P型半导体层(5)的厚度为20 nm~200 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设置在P型半导体层(5)上的绝缘层(8)下方区域,并且N型半导体层(3)表面粗糙度小于0.5nm。
8.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S1:提供芯片衬底(1),制作发光外延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N型半导体层(3)、发光层(4)和P型半导体层(5);
步骤S2:在P型半导体层(5)上形成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薄膜,并通过快速热退火工艺形成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
步骤S3:利用光刻胶做掩模版,采用蚀刻技术形成N型半导体层(3)台面,同时,利用储氢类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6)作掩膜图形,在N型半导体层(3)台面上形成纳米图形(7);
步骤S4:在上述基础上,依次制作绝缘层(8)、透明导电层(9)、保护层(10)和电极层(11);
步骤S5:将芯片衬底(1)减薄到80μm~300μm,并在衬底(1)背面形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层(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S2热退火处理后,所述P型氮化镓表面活性镁浓度达到1 *1018/cm3~9*1018/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瑞(无锡)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普瑞(无锡)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1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