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视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92859.8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2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龚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丽娟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B60R1/22;H04N13/204;H04N13/275;H04N13/19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马正红 |
地址: | 2374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觉 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视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涉及无人驾驶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橡胶轮胎、车体结构架、大容量电池、航模电机、集成电路板、转向云台、四镜头深度相机、信号收发天线、音响;底盘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装配可扩充硬件的前架和后架;车体结构架用于装载无人驾驶车的主要硬件和电路板;转向云台用于调整四镜头深度相机的姿态。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驾驶小车,其结构精巧,安装组装方便快捷,其上设置有四镜头深度相机能够实时获取小车外环境所对应的影像信息,其上的车体结构架、转向云台、前架和后架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小车表面的空间利用率,使各部件能够高效的搭载在小车上,实现高效的模块化集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驾驶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视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AI视觉人工智能小车的主要由铝合金底盘、橡胶轮胎或履带、驱动电机、转向舵机、固定支架、云台支架、电池、单镜头摄像机、音响、散热风扇、FFC软排线、主板、驱动板、声卡、无线网卡等零部件组成,可通过遥控手柄操作小车行进,也可以通过编程语言实现小车自动驾驶,具备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手势识别、颜色识别、二维码识别、目标追踪、运动检测、人机语音交互、自动避障等功能;
现有的智能小车具有如下不足:1、在小车通过单镜头摄像机进行识别和追踪的过程中,以二维数据模型解算图文信息,仅获取目标的平面图像信息,当出现模仿或虚假图像时,将造成识别错误的情况,无法对真实环境做出正确的行动指令;2、小车在手柄遥控和自动驾驶过程中,无自动循迹返回功能; 3、小车配置各类电路板较多,对编程和信号处理的集成度较低,不便于使用维护;4、小车底盘上方各零部件采用螺丝、螺栓连接固定,拆装过程较繁琐,手工耗时较长,功能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视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解决了以上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视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包括底盘、橡胶轮胎、车体结构架、大容量电池、航模电机、集成电路板、转向云台、四镜头深度相机、信号收发天线、音响。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架和后架,用于装配可扩充硬件。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结构架分为上层空间、中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用于装载无人驾驶车的主要硬件和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大容量电池安装于底盘的内空间,用于驱动航模电机,所述航模电机固定在底盘的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车体结构架的上层空间和中层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云台包括云台基座、主臂以及镜头基座,所述转向云台通过螺钉固定于底盘的前部位置,用于调整四镜头深度相机的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四镜头深度相机通过螺栓安装于镜头基座上,所述四镜头深度相机用于影像信息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收发天线安装于底盘的后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音响安装于车体结构架的上层空间的后部,用于音频的输入和输出。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驾驶小车,其结构精巧,安装组装方便快捷,其上的车体结构架、转向云台、前架和后架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小车表面的空间利用率,使各部件能够高效的搭载在小车上,实现高效的模块化集成。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丽娟,未经龚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2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操纵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袋组合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