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75613.1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鸿宇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9/06 | 分类号: | B60B9/06;B60B9/24 |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雷丽 |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辅助 减震 效果 轮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包括外轮,所述外轮内部设有内轮,所述外轮内壁固定有多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弹性机构与内轮连接,所述内轮上设有与活动杆配合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所述内轮上设有多个挤压腔与多个滑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当外轮受到的压力越大,活动杆进入活动腔的长度越长,所以压力越大挤压凸块的幅度越大,第一活塞挤压第二活塞的幅度也越大,最终滑块挤压第二弹簧的挤压力也越大,同理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也越大,最终缓冲力度也越大,利用设置的多级缓冲,不需要借助减震垫以及外部减震弹簧来实现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目前,现有的轮毂都是通过外部套设减震垫或者与汽车连接处设置减震弹簧来实现辅助减震的效果,在经过颠簸路段时,减震垫与减震弹簧的减震效果有限,减震能力差,汽车内的驾驶人员不仅驾乘体验差,且长期经过颠簸路段之后会对轮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降低轮毂的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包括外轮,所述外轮内部设有内轮,所述外轮内壁固定有多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弹性机构与内轮连接,所述内轮上设有与活动杆配合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所述内轮上设有多个挤压腔与多个滑腔,多个所述挤压腔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腔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两根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缓冲机构与滑腔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套设与活动杆外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外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末端与内轮外壁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设于滑杆外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滑块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滑腔内壁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轮呈圆形,所述内轮呈等边六角形。
优选地,所述活动杆与第一弹簧均呈锥形设置,所述活动杆与第一弹簧上半部分直径大于下部分直径。
优选地,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均贯穿挤压腔内壁并与凸块侧壁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均贯穿挤压腔内壁并与滑块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弹性机构,使内轮与外轮之间具有一个初步的缓冲力,外轮受到挤压的时候首先会通过第一弹簧来缓冲,能够适应小规模的颠簸,适应力强。
2、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接着缓冲第一弹簧不能承受的力,且外轮受到的压力越大,活动杆进入活动腔的长度越长,由于活动杆为锥形,所以压力越大挤压凸块的幅度越大,第一活塞挤压第二活塞的幅度也越大,最终滑块挤压第二弹簧的挤压力也越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理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也越大,最终缓冲力度也越大,利用设置的多级缓冲,不需要借助减震垫以及外部减震弹簧来实现减震,并且减震效果更好,延长了轮毂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鸿宇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鸿宇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5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