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4273.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张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杰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B4/18;A23P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智业 |
地址: | 2265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胶囊 技术 肉类 食品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壁材包覆芯材获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包括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3)将混合液B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溶解于热水中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芯材,搅拌进行乳化包埋,再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复配添加剂,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芯材的包埋率,缓释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或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满足食品的加工需求,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以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通常会在食品中加入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对于肉类食品来说,常用的添加剂包括着色剂、防腐剂、发色剂、发色助剂、抗氧化剂、保水剂、增香剂、调味剂、品质改良剂等等。但是,很多添加剂由于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肉类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发生挥发、氧化等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为了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同时避免添加剂挥发、氧化,本申请试图使用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将芯材与壁材按一定比例混合乳化,使芯材包埋于壁材中,再干燥形成微胶囊。通过微胶囊技术制备的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芯材的稳定性,避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挥发、变质而失去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延缓芯材的释放,使芯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均匀、稳定地发挥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 106343004 A公开了一种肉用缓释型天然防腐保鲜微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囊以香辛料精油作为芯材,并以改性的β–环糊精作为壁材,其中香辛料精油和改性的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8。该专利申请中通过利用微囊的缓慢释放特性使得经由的抑菌能力得到延长,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化生产。
但是,上述专利申请中存在包埋率低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溶解于热水中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芯材,搅拌进行乳化包埋,再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复配添加剂,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芯材的包埋率,提高包覆效果,缓释性能好。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技术的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壁材包覆芯材获得,所述壁材包括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
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一定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加入热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芯材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乳化得混合液B;
(3)将混合液B进行高压均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肉类食品复配添加剂。
作为优选,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比为1:0.2-0.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作为微胶囊壁材时,无需额外添加乳化剂,对芯材具有较好的包覆效果,但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制备的囊壁致密性不足,从而容易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子通过囊壁上的孔道进入胶囊内部而影响囊壁对内部芯材的保护,也不利于芯材有效成分的缓释。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用低聚异麦芽糖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获得的壁材有助于提高包埋效果,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成膜效果,这可能是由于低聚异麦芽糖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性,而且分子量相对较小,可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孔隙起到良好的填补作用,提高囊壁的整体致密性,从而提高包埋效果和缓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杰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杰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4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赋活能量保养油
- 下一篇:一种自动防溜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