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3804.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凯超;王立波;曹嘉宁;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D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空投 空降 动力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包括:壳体,串列式机翼,涵道风扇,折叠/展开作动机构,挂载锁定机构,滑轨,信号收发模块;壳体的两侧开敞,下部设置有滑轨,滑轨底部挂设有挂载锁定机构,串列式机翼安装于半封闭式箱体结构的内部;串列式机翼中每副可折叠机翼的两端翼尖均设置有涵道风扇,提供升力和控制力矩,且每副可折叠机翼的翼根部位设置有折叠/展开作动机构,控制其折叠和展开;设置于壳体外部的信号收发模块接收遥控信号,指示折叠/展开作动机构或涵道风扇执行相应的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采用降落伞执行空投/空降任务,存在难以高效地衔接地面转运,以及对运输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范围的限制较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人员、货物的空投/空降多采用降落伞,存在下降速度慢、落点分散、易遭受地面攻击、易受撞击损伤等弊端。一方面,人员、货物空投/空降后需花费较多时间集结,不能高效地衔接地面转运。另一方面,伞降的形式限制了执行空投任务的运输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范围。例如人员空降,一般要求在中低空、靠近落点的空域飞行;货物的空投要求更高,例如,重装空投要求运输机小速度、贴地飞行,极易造成运输机撞地、失速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以解决现有采用降落伞执行空投/空降任务,存在难以高效地衔接地面转运,以及对运输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范围的限制较高等问题。
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包括:壳体1,串列式机翼2,涵道风扇3,折叠/展开作动机构,挂载锁定机构6,滑轨7和信号收发模块8;
其中,所述壳体1为两侧开敞的半封闭式箱体结构,下部设置有滑轨7,滑轨7底部挂设有挂载锁定机构6,所述串列式机翼2安装于所述半封闭式箱体结构的内部;
所述串列式机翼2包括两副可折叠机翼,每副所述可折叠机翼的两端翼尖均设置有涵道风扇3,用于向所述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提供升力和控制力矩,且每副所述可折叠机翼的翼根部位设置有所述折叠/展开作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可折叠机翼的折叠和展开;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并指示折叠/展开作动机构或涵道风扇3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中,
所述折叠/展开作动机构包括:折叠/展开作动筒4和折叠/展开驱动电机5;
所述折叠/展开作动筒4与所述可折叠机翼的翼根连接,且通过折叠/展开驱动电机5驱动折叠/展开作动筒4的伸缩操作,从而带动相应的可折叠机翼实现折叠和展开。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中,
其中一副可折叠机翼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接近顶部的位置,其翼根和与翼根连接的折叠/展开作动机构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侧,另一副可折叠机翼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接近底部的位置,其翼根和与翼根连接的折叠/展开作动机构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另一侧,使得所述两副可折叠机翼的折叠和展开不产生干涉。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中,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设置为包裹在所述壳体1外部的前、后两端的保形结构;或者,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8设置为包裹在所述壳体1外部的前、后两端和顶部的保形结构。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精准空投/空降动力装置中,
所述壳体1的底部具体设置有两条滑轨7,每条滑轨7上挂载有多个挂载锁定机构6,所述挂载锁定机构6用于连接待空投/空降的货物或人员承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