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8685.6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燕;雷贝贝;王燕岑;徐军强;陈亮;宋鹏飞;许桂芝;张亚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16 | 分类号: | B61L23/16;B61L27/40;B61L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无人驾驶 远程 反向 运行 实现 方法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区域控制器发送列车1和列车2的信息给ATS,其中列车1为由于发生故障停在区间的前行列车,列车2为将触发紧急制动并迫停在区间的后行列车;
步骤S2:ATS界面显示列车1和列车2的状态信息;
步骤S3:调度终端通过ATS设置站台A到站台B范围内的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指令;
步骤S4:ATS根据调度终端设置的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指令生成列车远程限速模式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命令并发送给联锁子系统;
步骤S5:联锁子系统收到ATS发送的列车远程限速模式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命令后,进行检查,当检查通过后设置该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并将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状态发送给ATS和区域控制器;
步骤S6:ATS向调度终端反馈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状态;
步骤S7:调度终端设置列车2的远程反向运行指令;
步骤S8:ATS根据调度终端设置的列车2的远程反向运行指令生成远程反向运行命令并发送给车载控制器;
步骤S9:车载控制器收到ATS发送的远程反向运行命令后,检查其合法性,并将检查结果返回给ATS;
步骤S10:区域控制器计算远程反向运行授权终点,并将远程反向运行授权信息发送给车载控制器;
步骤S11:车载控制器根据远程反向运行授权信息,完成列车自动换端并控制列车2自动运行至站台A,并自动退出远程反向运行模式;
步骤S12:调度终端在列车运行2运行到站台A停车后,设置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解锁指令;
步骤S13:ATS根据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解锁指令生成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解锁命令并发送给联锁子系统;
步骤S14:联锁子系统收到ATS发送的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解锁指令后,向区域控制器返回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的信息包括列车定位状态、车头及车尾坐标、车头及车尾的车载控制器识别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状态信息包括列车1的故障信息,及列车1和列车2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的站台A为列车1和列车2的出发站台,站台B为列车1和列车2的到达站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中的检查条件包括:
①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内道岔位置是否正确;
②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与区域外已建立的进路、其它已锁闭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是否存在对冲风险;
③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与区域外已建立的进路、保护区段、其它已锁闭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是否存在侧冲风险;
④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内区段的是否被封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有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联锁检查条件都满足,才设置该远程反向运行防护区域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7具体为:调度终端根据ATS界面的显示,设置列车2的远程反向运行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8中的远程反向运行命令包括远程反向运行需要激活的车载端Cab_2、列车2关联的区域控制器ID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车2关联的区域控制器ID号根据列车位置坐标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86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疲劳弹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手术室废弃护理用具专用存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