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食道癌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5095.5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竣;韩晓亮;王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刘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食道癌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食管癌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用于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核酸和用于检测目标蛋白浓度的抗体;其中,所述目标基因为MT1A基因和EPO基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目标蛋白为SNCG。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所述组合物的试剂盒。以及所述组合物在制备用于体外检测食管癌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810989986.8、发明名称为“用于检测食道癌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且申请日为2018年8月28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食管癌的组合物及其相应的试剂盒和用途。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肿瘤。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食管癌发病率为478例/10万人,死亡率为375例/万人,分别位居常见癌症中的第四位和第三位。食管癌的病死率接近80%,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全球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中一半来自中国。
导致食管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是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低。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远高于中晚期,但是由于早期食管癌缺乏明显和特异的症状,绝大部分受试者确诊时已经发展进入中晚期。临床研究发现,癌症从病灶开始形成到受试者出现临床症状的过程平均需要数年时间;这为发现早期食管癌、提高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窗口期。充分利用这个窗口期,有望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降低食道癌死亡率。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食管癌诊断的技术在早期食道癌的检测和筛查方面的应用有限,主要因为:1)组织活检侵入性强,不适于早癌筛查;2)影像学检测技术(如:食管造影检查和内镜检查)在设备成本、操作技术、和侵入性等方面上的限制,也难以作为癌症筛查技术而大范围推广;3)传统血清肿瘤标识物(如:AFP、CEA、CA125、和CA199等)对食管癌检测的灵敏度较低,无法充分满足早癌筛查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食管癌检测技术存在的检测不便、灵敏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食道癌的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灵敏和特异地检测食管癌,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试剂盒以及其在检测食管癌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具有良好的食管癌检测灵敏性,能够方便、快捷、有效地检测食管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检测食管癌的组合物、试剂盒及其用途,以及基于该试剂盒来执行检测的方法。
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用于体外检测食管癌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用于检测目标基因靶序列甲基化状态的核酸,以及
用于检测目标蛋白浓度的抗体,
其中,所述目标基因为MT1A基因和EPO基因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目标蛋白为SNCG,即γ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
2.根据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MT1A基因的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EPO基因的靶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用于检测目标基因靶序列甲基化状态的核酸包括:
所述目标基因靶序列中至少9个核苷酸的片段,
所述片段包含至少一个CpG二核苷酸序列。
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用于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核酸包括还包括:
在中等严紧或严紧条件下杂交于所述目标基因靶序列中至少15个核苷酸的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