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5165.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龙志能;龙元香;黄万义;冯小明;白东;杨洪刚;徐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R16/03;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宏谋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商用 esc 架构 分布式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方法,能够实现性价比较高的线控制动,且安全等级和控制精度较高。该系统包括:主控制器;轮速传感器;控制结构阀模块,与主控制器、轮速传感器连接;控制结构阀模块集成有控制结构阀控制器、继动阀、备压电磁阀、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控制结构阀控制器与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进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和排气电磁阀的进气端均与继动阀的活塞上腔连接,气压传感器设置于继动阀的出气端,排气电磁阀的出气端与继动阀的排气端连接;控制结构阀模块外部分别与制动总阀的出气口以及储气筒连通;通信模块,包括主通信模块和备用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ESC系统是一种车身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该系统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监控汽车运行状态,对车辆的发动机及制动系统进行干预控制,使汽车维持稳定运行。智能驾驶与智能辅助驾驶是汽车发展的趋势,而它的实现离不开线控制动技术的支持。相关技术中,线控制动是采用主控制器接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送的指令,然后根据该指令控制其他部件的工作状态。这种单一控制器的方式,当主控制器出现故障时,车辆上的其他部件则无法根据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送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降低智能驾驶过程的安全性。相关技术是通过增设备用控制器的方式来缓解单一控制器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但是,由于另外增设的控制器也需要通过电缆线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从而导致了布线的复杂度以及车辆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出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方法,能够提高智能驾驶安全性,降低车辆成本和布线复杂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制器;
轮速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商用车轮速;
控制结构阀模块,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所述轮速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内部集成有控制结构阀控制器、继动阀、备压电磁阀、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控制结构阀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和所述排气电磁阀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继动阀的活塞上腔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继动阀的出气端,所述排气电磁阀的出气端与所述继动阀的排气端连接;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外部通过气管分别与制动总阀的出气口以及储气筒连通;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主通信模块和备用通信模块,所述主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以及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备用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以及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均用于为所述系统提供电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结构阀模块内集成控制结构阀控制器、继动阀、备压电磁阀、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以通过控制结构阀模块与其他部件连接,从而减少布线和成本,同时增设备用通信模块和备用电源,与控制结构阀模块内的控制结构阀控制器形成车辆智能制动过程的备用控制电路,能够缓解单一控制器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从而提高智能驾驶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设置有进气口、控制口、排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一端设置为两路,一路连接所述继动阀的进气端,另外一路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的进气端,所述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筒连接;所述控制口一端通过所述备压电磁阀与所述继动阀的活塞上腔连通所述控制口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总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与ABS电磁阀模块进气口相连;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内部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