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运输系统框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703.1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彭挺;苏权科;李源;杨克胜;刘洁;张星婕;刘吉祥;李纪亭;胡旭;王蒙阳;周桃琰;吴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60/00 | 分类号: | B60W60/00;G08G1/0967;H04W4/44;H04W4/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车辆 行驶 道路 运输 系统 框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运输系统,包括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无人驾驶车辆,包括传感器组和主控系统;以及道路管理系统。无人驾驶车辆内置的传感器组包括位置激光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主控系统包括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输出并接收来自道路管理系统的指令输入;道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通信模块,通过多个通信模块接收车辆运行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信息实时处理,转换成操作指令再发送给通信模块,传递给含主控系统的无人驾驶车辆,使其正常行驶。同时,系统采用冗余设计确保可靠性,车辆与道路系统实时交换信息,整个系统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运行,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更快,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框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运输系统框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按照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修建的高速公路能适应12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但实际上车辆的运行速度仅达到60~120km/h,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降低了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难以利用公路运输提供“门到门”服务。另外,驾驶员的出行质量和行车安全由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决定,而驾驶员的生心理状态受时间(如光照强度、温度)、空间(如道路线形、环境)等因素影响,难以确保稳定的驾驶状态,致使行车不安全、车速难以提高、出行效率低下。因此,无人驾驶车辆发展迅速,但是无人驾驶车辆行驶在有人驾驶车辆的道路上,由于驾驶员行为的不可控性,很难让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对路况作出及时有效地反映,无人驾驶车辆的功效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需要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运输系统框架设计方法,实现对交通流的整体监控和调整,提高运行速度,缩短出行时间,实现“点对点”交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运输系统框架设计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所述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运输系统框架设计方法。该框架设计方法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分别为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含主控系统的无人驾驶车辆、道路管理系统;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含主控系统的无人驾驶车辆和道路管理系统通过5G、WIFI或者LTE网络相互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管理。
框架设计方法的基本框架如下:
1.本发明框架内的道路是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即车辆在驶入时需是无人驾驶模式,而且无人驾驶车辆的主控系统能够和其他无人驾驶车辆、道路管理系统互联。
2.无人驾驶车辆内置主控系统,包括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对传感器组获取的数据进行输出并接收来自道路管理系统的指令输入;内置车载传感器组,包括位置激光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由传感器组采集和检测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向主控系统发送;当有多个传感器组连接时,主控系统内可以设置多组通信模块接收数据信息。含主控系统的无人驾驶车辆间存在信息交换,可以相互感知并实时通信,车辆会从道路管理系统获取当前道路信息、5min内前后运行车辆的驾驶状态和2s(系统数据交换周期)内前后运行车辆的驾驶意图等信息;每一信息交换的延迟时间不超过0.5s。
3.道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通信模块,道路管理系统通过多个通信模块接收车辆运行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信息实时处理,转换成操作指令再发送给通信模块,传递给含主控系统的无人驾驶车辆,使其正常行驶。道路管理系统以时空锁定的形式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管控。
4.无人驾驶车辆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先发送指令给道路管理系统,道路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时空锁定,将信息反馈给车辆,车辆收到指令后按照规定完成相应动作。
优选的,所述的道路管理系统是分段式管理系统,即将一条道路划分为许多段,每段内都有一个道路管理系统,每段内的道路管理系统都含有数据处理系统和通信模块,可以独立处理本段内的车辆行驶请求信息,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段内的道路管理系统共同处理车辆行驶请求信息。相邻的道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互相通信,交换信息,保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