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05778.5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曾根田真也;原田健司;大塚翔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9/08 | 分类号: | H01L29/08;H01L29/417;H01L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其目的在于,在RC‑IGBT中确保动作区域,并且降低恢复损耗。在RC‑IGBT(100、101)的俯视观察时,边界区域(50)的单位面积中的n+型源极层(13)的占有比率比IGBT区域(10)的单位面积中的n+型源极层(13)的占有比率小,边界区域(50)的单位面积中的p+型接触层(14)的占有比率比IGBT区域(20)的单位面积中的p+型接触层(14)的占有比率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时设置有续流二极管和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的反向导通型半导体装置(RC-IGBT)。
背景技术
RC-IGBT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IGBT单元的空穴注入效率高,因此空穴从IGBT区域注入至二极管区域,由此恢复损耗大。
针对该问题,以往,在IGBT区域和二极管区域之间设置边界区域,该边界区域在二极管单元的正下方具有配置了集电极层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73911号公报
但是,边界区域没有作为IGBT或二极管进行动作,因此成为没有积极地参与通电动作的无效区域。因此,在有限的元件区域中,为了确保用于确保充分通电能力所需要的有效动作区域,无法充分地确保边界区域,存在无法降低恢复损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RC-IGBT中确保动作区域,并且降低恢复损耗。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具有包含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的半导体基板,该半导体装置在俯视观察时IGBT区域和二极管区域是将边界区域夹设于它们之中而配置的,所述半导体基板具有第1主面及与所述第1主面相对的第2主面,所述IGBT区域及所述边界区域具有:第2导电型的基极层,其形成于所述漂移层的所述第1主面侧;第1导电型的源极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极层的所述第1主面侧;第2导电型的第1接触层,其在所述基极层的所述第1主面侧与所述源极层相邻地形成,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比所述基极层高;以及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层,其形成于所述漂移层的所述第2主面侧,所述二极管区域具有:第2导电型的阳极层,其形成于所述漂移层的所述第1主面侧;以及第1导电型的阴极层,其形成于所述漂移层的所述第2主面侧,在俯视观察时,所述边界区域的单位面积中的所述源极层的占有比率比所述IGBT区域的单位面积中的所述源极层的占有比率小,所述边界区域的单位面积中的所述第1接触层的占有比率比所述IGBT区域的单位面积中的所述第1接触层的占有比率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由于边界区域的单位面积中的第1接触层的占有比率比IGBT区域的单位面积中的第1接触层的占有比率小,因此能够确保IGBT的动作区域,并且降低恢复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条型的RC-IGBT的俯视图。
图2是岛型的RC-IGBT的俯视图。
图3是IGBT区域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处的IGBT区域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线处的IGBT区域的剖视图。
图6是二极管区域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C-C′线处的二极管区域的剖视图。
图8是图6的D-D′线处的二极管区域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RC-IGBT中的IGBT区域、边界区域及二极管区域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O-O′线处的IGBT区域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