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8794.9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卫东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B62D55/12;B62D55/2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棱 柱状 人工智能 搜救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壳体外侧行走轮之间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外围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一齿轮。该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避免了行走轮悬空的现象,能够更好地通过复杂的搜救地面,并能够进行翻转来跨越较大的搜救障碍,能够使行走轮外围的履带在圆形和三角形之间进行切换,使其能够快速通过平坦路面,也能够通过复杂的路况,在阻力较大时,能够增大行走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打滑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
背景技术
搜救机器人是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远程遥控,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搜救,来减少人员的伤亡,而由于所要搜救的区域地势复杂,为了保证机器人的正常行走,均采用履带式的行进轮,但传统搜救机器人的履带只位于机器人的底端,使得搜救机器人在通过较大的障碍时较为困难,且一端翻转,履带悬空就无法行进,传统搜救机器人履带的样式固定不变,无法同时满足快速行进和稳定行进,因此容易出现无法快速到达搜救区域,或通过能力差且容易打滑的现象,降低了搜救机器人的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避免了行走轮悬空的现象,能够更好地通过复杂的搜救地面,并能够进行翻转来跨越较大的搜救障碍,能够使行走轮外围的履带在圆形和三角形之间进行切换,使其能够快速通过平坦路面,也能够通过复杂的路况,在阻力较大时,能够增大行走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打滑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三棱柱状人工智能搜救机器人,包括壳体、行走轮、摄像头、动力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驱动轴、皮带、螺纹盘、齿块、调节杆、限位滑盘、支撑杆、传动杆、履带、圆柱筒、摩擦条、圆锥台。
其中:
所述壳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壳体外侧行走轮之间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外围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内部动力轴的外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行走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行走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盘,所述螺纹盘的侧面啮合有齿块,所述齿块远离螺纹盘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滑盘,所述限位滑盘中央靠近螺纹盘圆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齿块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限位滑盘的外围包裹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内部弹性连接有摩擦条,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圆锥台。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四个为一组,且共有三组,均匀分布在三棱柱状壳体外围的三个侧面上,使得壳体的三个侧面均能够进行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共有两个,在动力轴的外围限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长度与第二齿轮的长度一致,且所述第二齿轮共有三个,在第一齿轮的外围前后交错分布,且内侧均与第一齿轮外侧相对齐,因此,通过驱动两个第一齿轮的前后移动,可以实现控制任意一个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任意两个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以及三个第二齿轮同时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皮带缠绕在同侧驱动轴以及相邻一侧第二齿轮转轴的外围,使得第二齿轮的旋转能够驱动相应一侧的驱动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行走轮外围的履带进行传动。
优选的,所述齿块、调节杆、限位滑盘、支撑杆和传动杆的组合共有三组,均匀分布在行走轮外围,单组所述限位滑盘的数量共有两个,相邻一侧均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支撑杆延伸限位滑动连接在行走轮的内部,另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因此,通过驱动齿块的同步向内移动,能够使限位滑盘进行折弯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卫东,未经杨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8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