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行星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5592.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彭飞;汪国建;秦川;李江华;马连;尹文杰;陈国利;罗瑞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传智 |
地址: | 4027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行星 齿轮 离合器 控制 动力 传递 装置 | ||
一种采用行星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实心轴与输入轴位于同一轴心线上,实心轴穿过空心轴形成同心轴,实心轴、空心轴均通过行星齿轮机构与输入轴连接,传动轴与实心轴相互平行支承于箱体内,输出轴与传动轴相互平行支承于箱体内;实心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空心轴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通过第三离合器与齿圈连接,且周向固定在输入轴上,第三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盘与齿圈连接,第三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盘与行星架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通过太阳轮轴与第四离合器连接,第四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盘固定在箱体内,第四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盘周向固定在太阳轮轴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行星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汽车中常见的自动变速箱有四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变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简称 AT)、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Continuously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utomated ManualTransmission,简称AMT)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ual-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
行星齿轮系、液力变矩器和电液控制系统为AT的主要构成。通过液力和齿轮的组合,AT实现变速变矩,且因液体动量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无极连续变化使得传动比可以连续变化。齿轮组组数即为档位数,可在各档之间实现无极换挡。AT减小了换挡过程冲击,实现了较平稳换挡,对乘坐舒适性有一定提高。但是单个变矩器传动效率不高、变矩范围有限,因此提高AT的传动效率是研究重点。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概念从提出到目前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早在1939 年德国的Kégresse.A 第一个申请了双离合器变速器专利,提出了将手动变速箱分为两部分的设计概念,一部分传递奇数档,另一部分传递偶数档。且其动力传递通过两个离合器联结两根输入轴,相邻各档的被动齿轮交错与两输入轴齿轮啮合,配合两离合器的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转换传动比,从而缩短换挡时间,有效提高换挡品质。
但是,AT、DCT产品具有的效率低、成本高、离合器热平衡控制难度大的问题,而且挡位布置困难,换挡造成冲击产生的噪音大,不适合现今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平台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行星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具有十个不同挡速的前进挡挡位与两个不同挡速的倒挡挡位,采用本发明的机动车,不但能够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还能降低制造成本,在提供更大的低挡位速比的同时减少同步换挡次数,优化换挡冲击和噪音,提高驾驶性能,为机动车的混合动力传递提供更丰富的混合动力传递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采用行星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包括发动机、输入轴,一实心轴与输入轴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实心轴穿过一空心轴形成同心轴,通过轴承与空心轴滑动配合,所述实心轴、空心轴均通过一行星齿轮机构与输入轴连接,一传动轴与实心轴相互平行支承于箱体内,一输出轴与传动轴相互平行支承于箱体内;
所述实心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第一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盘连接,该第一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盘周向固定在实心轴上;
所述空心轴通过第二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盘与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盘周向固定在空心轴上;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通过第三离合器与齿圈连接,且周向固定在输入轴上,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盘与齿圈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盘与行星架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通过太阳轮轴与第四离合器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盘固定在箱体内,所述第四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盘周向固定在太阳轮轴上;
所述空心轴上周向固定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硬盘框的PCIE模组结构
- 下一篇:信息输出装置以及信息输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