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拆装工装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4938.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滔;丁勃;闫晓龙;张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28 | 分类号: | B66F7/28;B66F7/06;B61F5/2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贺金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蛇行 减震器 支座 拆装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拆装工装及方法,该工装包括可移动剪叉举升车和设于剪叉举升车上的用于承载抗蛇行减震器支座的工装主体;工装主体包括设于剪叉举升车上的承载框架和设于承载框架上的支座导向定位组件;支座导向定位组件包括垂直设于承载框架上的支撑外壳、设于支撑外壳内部的底部尼龙板、尼龙侧板组件、中间尼龙隔板以及用于与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对接时导向的导向尼龙块和用于与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对接时定位的定位尼龙块;本发明采用可移动剪叉举升车作为抗蛇行减震器支座的载体及动作功能部件,便于抗蛇行减震器支座的举升和定位,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作业安全,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车组抗蛇行减震器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拆装工装及方法。
背景技术
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弯道或车辆运行到某一特定速度时,车轮极易发生大幅度的左右振动,横向振动加速度严重超标,造成轨道磨损加速,列车脱轨风险急剧增加,为了确保动车组的平稳、安全运行并增加车轮和轨道的使用寿命,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抗蛇行减震器是非常重要的。抗蛇行减震器的安装需要专门的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故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对动车的高速平稳运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动车组抗蛇行减震器支座的拆装、储运存在的问题如下:(1)由于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形状复杂,普通工具难以装卡,在托举及运输中难以定位,不利于托举及运输;(2)在拆装、储运过程中,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现场安装时,采用认同抬举到车体底部进行安装,支座本身较重(在20Kg以上),且需要对准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十分费力;在拆卸时,需要在支座下方地面上铺橡胶板,将固定螺栓拆卸后再将支架敲落,支架直接砸落到橡胶板上,车底高度距离地面约1.5米,非常危险;(3)安装时没有专用工装定位、托举,在组装中,人员需求3人以上,同时托举到位及对位过程耗时较长,安装作业效率低。
因此,急需一种托举、运输定位快捷方便和拆装、储运安全高效的专用于动车组抗蛇行减震器支座的拆装、储运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拆装工装,工装主体的承载框架通过螺钉安装于剪叉举升车举升平台上,采用剪叉举升车作为减震器支座的载体及动作功能部件,同时配合行走轮,便于减震器支座的举升和定位,降低了所需操作人员数量(由3人作业降低到了单人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在工装主体上设专用的定位机构,实现了减震器支座在拆装、储运工装上保持与安装在车体上时的姿势一致,避免在安装、转运过程中进行姿态调整;通过在工装主体上设置导向结构,使得减震器支座的安装更加快截,同时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整体为斜边不规则的三角形块,本发明的工装定位利用抗蛇行减震器支座自身结构的重心倾斜,通过抗蛇行减震器支座自重实现定位,作业过程中不会因人员操作不慎造成支座脱落,造成设备或人员损伤,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工装主体的支座导向定位组件采用尼龙衬板及尼龙块,所有的接触位置均为尼龙材料,采用专用防护结构对减震器支座有充分的保护作用,该工装作业操作简单便捷,可靠性高;能够解决现有的动车组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在托举及运输中难以定位,在拆装、储运过程中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车体安装位置难以快速对准,拆卸危险,安装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移动抗蛇行减震器支座拆装工装,包括可移动剪叉举升车和设于所述剪叉举升车上的用于承载抗蛇行减震器支座的工装主体;其中,
所述剪叉举升车底部设有行走轮;
所述工装主体包括设于所述剪叉举升车上的承载框架和设于所述承载框架上的支座导向定位组件;
所述支座导向定位组件包括垂直设于所述承载框架上的支撑外壳、设于所述支撑外壳内部的底部尼龙板、尼龙侧板组件、中间尼龙隔板以及用于与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对接时导向的导向尼龙块和用于与抗蛇行减震器支座对接时定位的定位尼龙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钻杆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