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3037.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石云飞;杨加寿;李俊励;冀国锋;班永丽;于佳;李升东;廖文兵;魏棣;王晶晶;高祥;张少江;黄进;杨进飞;李智伟;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F02C7/26;F02C7/057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刘宇宸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起动 活门 装置 航空发动机 安装 结构 | ||
1.一种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高压压气机的机匣集气腔C外部的安装座E(1);
与安装座E(1)安装的当打开状态放气时活门(7)处于远离集气腔C内状态的起动活门装置,集气腔C与起动活门装置的下部进气口连通;
燃烧室机匣的安装座F(19),安装座(19)与起动活门装置上部进气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活门装置包括:
外套(5),外套(5)的底面中部有与集气腔C连通的进气口;
与外套(5)周向进行依次固定安装的锥体(6)、壳体(9),锥体(6)处于外套(5)和壳体(9)之间;锥体(6)上部与壳体(9)形成空腔,锥体(6)下部与外套(5)形成空腔,靠近与外套(5)连接处的锥体(6)和壳体(9)上均设有相对应连通的通气孔,气体可以从集气腔C流至通气孔排出外涵道;
活塞杆(11),活塞杆(11)小端可滑动贯穿在锥体(6)中部并固定有活门(7),活塞杆(11)向下滑动后带动活门(7)与外套(5)的进气口进行锥面紧密接触,此时气道处于关闭状态,活塞杆(11)向上滑动后带动活门(7)与外套(5)的进气口进行分离,此时气道处于打开状态;
活塞杆(11)大端与锥体(6)和壳体(9)形成的空腔内壁可滑动紧密接触,活塞杆(11)大端将锥体(6)和壳体(9)形成的空腔分隔为上、下的腔A、腔B;
位于被活门(7)遮挡部分的锥体(6)上有供气体进出的通孔,使腔B与集气腔C连通;
活塞杆(11)小端外部套有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杆(11)大端、锥体(6)接触的弹簧(10),弹簧(10)在弹性形变时始终处于腔B内,腔A、腔B之间的压力差使驱使活塞杆(11)克服弹簧(10)的弹力进行上下滑动;
壳体(9)上部有与腔A连通的呈水平状的进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6)、壳体(9)两者与外套(5)经销子(15)定位和螺钉(4)进行依次固定安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1)为T字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1)大端外周安装有密封圈(12)与锥体(6)和壳体(9)形成的空腔内壁进行可滑动紧密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在锥体(6)中部后的活塞杆(11)小端经螺母E(8)旋合固定有活门(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E(1)与外套(5)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集气腔C与起动活门装置的外套(5)的下部进气口对应连通,集气腔C与起动活门装置的下部进气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E(1)与外套(5)的底面经靠螺母F(3)和螺桩(2)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F(19)经短管(16)与壳体(9)呈水平状的进气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F(19)与管接嘴a(18)一端连通,管接嘴a(18)另一端经螺母C(17)与短管(16)一端连通,短管(16)另一端经螺母D(14)管接嘴b(13)连通,管接嘴b(13)与壳体(9)呈水平状的进气口连通,使腔A与燃烧室连通气压相同,实现安装座(19)与起动活门装置上部进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0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内车路信息协同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可移动英语教学辅修教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