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1070.X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余淑豪;傅振兴;凌政锋;薛斯岐;周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B60W40/00;B60W50/14;G08G1/052;G08B7/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魏小霞;林祥翔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学 应用于 车道 偏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方法和系统。所述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声音拾取器采集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对所述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车辆是否跑偏;所述声音拾取器设置在车辆侧围轮拱上。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分析,使得即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或者车速很快时,只要车轮在隆声带上行驶,其声音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马上可以对其识别进行判断车辆是否跑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升,超声波雷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汽车主动安全控制上,超声波雷达对静态障碍物识别率较好,对于接近车身的障碍物识别率较好,为自动泊车提供稳定的感知性能。
然而其存在以下缺点:1、在恶劣环境下无法使用,2、高速行驶,识别效果差,3、对低矮障碍物容易产生误报警。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超声波雷达对障碍物识别进而对智能驾驶汽车主动安全控制上在在恶劣环境下无法使用,高速行驶,识别效果差,对低矮障碍物容易产生误报警等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声音拾取器采集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
对所述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车辆是否跑偏;
所述声音拾取器设置在车辆侧围轮拱上。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车辆是否跑偏”,具体还包括步骤:
根据音纹识别车辆是否行驶在隆声带上,并根据声音频率大小估算车速大小;
若识别到车辆行驶在隆声带上,根据车速大小对车辆发出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车辆是否跑偏”,具体还包括步骤:
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声音回弹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车辆周围是否存在低矮护栏或低矮墙体;
所述声音回弹特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回弹声音响度、回弹声音间隔、回弹声音频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当识别到车门车窗均关闭时,同步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至车内声音播放器进行播放。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当识别到车门车窗均关闭时,同步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至车内声音播放器,车内声音播放器对所述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降噪处理,车内播放降噪处理后的声音数据。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当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进行分析捕获到相邻车道车辆逼近的声音特征时,融合侧视摄像头数据对相邻车道车辆的距离和接近速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辆避让做出指导。
进一步的,车辆每个侧围轮拱上各设置一个声音拾取器;所述声音拾取器为麦克风拾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声学应用于车道防偏离的系统,包括:声音拾取器和声音数据分析单元;
所述声音拾取器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并发送所述车辆周围环境声音数据至所述声音数据分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0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