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乳化剂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0966.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忠;陈圣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邦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L11/00;A23B4/20;A23B4/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入文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乳化剂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一定组份的棕桐酸聚甘油脂、丙二醇单脂、柠檬酸、蔗糖脂肪酸酯和水搅拌混合10~15分钟,且在搅拌混合过程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50~60℃,静置5~10分钟后,取上层溶液放入进容器a内;步骤二、向容器a内加入一定比例的赋形剂进行搅拌混合30~40分钟;步骤三、取30~40份的大豆粉末和35~38份的向日葵粉末放入容器b内,并在高温环境下加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本发明通过将多种赋形剂和调和剂添加到混合原料中,可使乳化剂对肉类起到防腐和保鲜的效果,通过将乳化剂干燥并制成粉末状,以便于肉类附着吸收,进而进一步提高对肉类的乳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配乳化剂细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物质。其作用原理是在乳化过程中,分散相以微滴(微米级)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较坚固的薄膜或由于乳化剂给出的电荷而在微滴表面形成双电层,阻止微滴彼此聚集,而保持均匀的乳状液,从相的观点来说,乳状液仍是非均相体系,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可以是水相,也可以是油相,大多数为油相;连续相可以是油相,也可以是水相,大多数为水相,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为了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或亲油性,通常采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反之,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各种乳化剂的HLB值不同,为了获得稳定的乳状液,必须选择合适的乳化剂;
在许多肉制品中,食品乳化剂的应用也非常普遍,常见的乳化剂有大豆蛋白、血清蛋白等,主要作用为使肉制品原料中的油脂类物质乳化分散,抑制原料水分的析出以及原料的收缩和变硬,具有乳化保水的效果,以改善肉制品的色、香、味及形,使肉制品性状更加稳定,口感更佳,并推动肉制品的高速发展,牛排厂使用的乳化剂普遍为液体状,无法附着在牛排表面,对牛排的油脂乳化效果较差,通过添加多种赋形剂可提高乳化剂的对油脂类物质乳化分散的效果,还可对牛排进行防腐、保鲜,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乳化剂细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配乳化剂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组份的棕桐酸聚甘油脂、丙二醇单脂、柠檬酸、蔗糖脂肪酸酯和水搅拌混合10~15分钟,且在搅拌混合过程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50~60℃,静置5~10分钟后,取上层溶液放入进容器a内;
步骤二、向容器a内加入一定比例的赋形剂进行搅拌混合30~40分钟;
步骤三、取30~40份的大豆粉末和35~38份的向日葵粉末放入容器b内,并在高温环境下加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
步骤四、将步骤三的上层溶液倒入进容器a内并添加8~12份的调和剂混合形成复配乳化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复配乳化液通过高压泵打到干燥塔最高处,并喷洒进干燥,通过塔内的热风将乳化液水滴瞬间吹成粉末,从而可得到复配乳化液细粉。
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复配乳化剂细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棕桐酸聚甘油脂20~25份、丙二醇单脂15~18份、柠檬酸10~20、蔗糖脂肪酸酯5~10份,且与水的比例为1:4。
优选的,所述赋形剂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山梨酸钾6~8份、食品级丙二醇3~7份和5~7份的磷酸盐。
优选的,所述大豆粉末与向日葵粉末与水混合的比例为1:5。
优选的,所述调和剂为环己六醇六磷酸酯、赤藻糖酸钠和乙基麦芽酚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复配乳化剂细粉的标准比重为2.135~2.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邦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邦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