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表面冲击波测量高灵敏薄膜传感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9709.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强;何天明;张冰冰;郑航;胡敬坤;谭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4 | 分类号: | G01L5/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表面 冲击波 测量 灵敏 薄膜 传感器 制作方法 | ||
1.一种物体表面冲击波测量高灵敏薄膜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膜元件(1)和绝缘垫平层(4),绝缘垫平层(4)中心位置设置有嵌入孔(7),压电膜元件(1)嵌在嵌入孔内并与绝缘垫平层(4)形成传感器芯层,传感器芯层的上下两侧为纤维聚合物电极(2),纤维聚合物电极(2)与压电膜元件(1)及绝缘垫平层(4)通过纤维聚合物电极的表面粘性进行粘结固定,纤维聚合物电极(2)的外侧设置绝缘保护层(3),上述结构共同构成薄膜结构,薄膜结构周向对称开设若干个法兰固定孔(6),薄膜结构通过法兰固定孔(6)与法兰(5)固定,法兰(5)中部开设的法兰孔为压力加载区(10),法兰(5)上设置有连接点封装端(10),连接点封装端(10)内封装有引线连接点(8);
所述的法兰(5)为橡胶类、树脂类柔性材料通过模具浇筑法制作,制作时先浇筑一定高度的底部法兰,待材料半固化时,将封装后的薄膜结构轻微粘贴于法兰表面,然后继续浇筑顶部法兰,待法兰(5)全部固化,法兰(5)的底面上涂覆有高粘性粘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表面冲击波测量高灵敏薄膜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结构位于法兰孔内的部分将法兰孔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方部分的法兰孔的高度不小于法兰孔半径的三分之一,传感器依靠法兰孔内薄膜结构的挠曲变形产生应力场和输出电荷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表面冲击波测量高灵敏薄膜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聚合物电极(2)包括绝缘层、聚酯纤维和导电粘性聚合物,聚酯纤维上镀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镍和铜薄层,导电粘性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自粘性,且浸润在聚酯纤维层内组成具有较强的粘结性和导电性的组合体,电极正面为聚酯纤维和粘性聚合物构成的复合体,背面为聚酰亚胺绝缘薄膜,纤维聚合物电极的表面电阻不大于0.1Ω/m2,在100MHz~3GHz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不低于80d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表面冲击波测量高灵敏薄膜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膜元件(1)为压电高聚物及其复合材料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表面冲击波测量高灵敏薄膜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垫平层(4)与压电膜元件(1)材质和厚度相同但未经极化,不具有压电性质,绝缘垫平层(4)上开设有与压电膜元件几何形状相同、尺寸略大的嵌入孔(7)以供安装压电膜元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