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生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9534.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姜飞龙;曹坚;胡红生;周振峰;程树群;崔文华;朱海滨;汪斌;张海军;朱耀东;钱书翔;刘春元;殷小亮;陈晟;周丽;何琳;章璇;朱荷蕾;许聚武;董睿;伊光武;刘睿莹;杨琴;欧阳青;宋玉来;杨立娜;沈剑英;戴婷;杨德山;李伟荣;钱承;陈军委;敖康;李心雨;刘亿;尹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0;B25J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刘冉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动 肌肉 仿生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生机器人,以气动肌肉模拟人的肌肉驱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腰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具有完全模拟人关节运动的功能。所述的仿生机器人主要由胸骨、椎骨、肋骨、骨盆、股骨、腓骨、连接件、带轮、带、锥齿轮、气动肌肉以及控制系统组成。两组气动肌肉以拮抗肌的形式驱动,通过带轮、带、锥齿轮传动,同时驱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转动。多组串联、并联、混联的气动肌肉,以外、中、内层的形式分别起始于胸骨或骨盆,终止于肋骨。本发明专利以气动肌肉驱动,具有结构紧凑、柔顺性好、自由度多的特点,可用于教学演示、医疗诊断、运动员运动训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紧凑、柔顺性好、自由度多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生机器人。
背景技术
柔性机器人由于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在复杂环境运动过程中,如果与外界发生碰撞,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好的柔顺性而避免刚性损坏。气动肌肉由于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在柔性机器人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仿生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在设计机器人的过程中,往往吸取生物的优势进行设计,而生物的这些优势进化几千年,为适应外部环境进化而来。
现有技术中,提出肋骨、胸骨、骨盆之间设置长气动肌肉、中气动肌肉、短气动肌肉,但是人体腰关节肌肉错综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构型。中国专利CN107550688B,申请号:201710944285.8,申请日:2017-10-12,公开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仿人型机器人,以气动肌肉模拟人的肌肉驱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腰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具有完全模拟人运动的功能。提出气动肌肉以拮抗肌形式驱动关节,但是一组拮抗肌形式的气动肌肉仅驱动单个关节的运动。
需要一种结构紧凑、柔顺性好、自由度多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生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柔顺性好、自由度多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生机器人。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生机器人,包括:
腰关节,所述腰关节的上部设置头部关节,两侧分别设置上肢关节一和上肢关节二,下部分别设置下肢关节一和下肢关节二,所述上肢关节一和上肢关节二结构相同且互为镜像,所述下肢关节一和下肢关节二结构相同且互为镜像;
所述腰关节的胸骨、椎骨一、椎骨二、椎骨三、椎骨四、椎骨五、椎骨六、椎骨七、椎骨八、椎骨九、椎骨十、椎骨十一、骨盆依次可转动连接,所述椎骨四固定连接肋骨一,所述椎骨五固定连接肋骨二,所述椎骨六固定连接肋骨三,所述椎骨七固定连接肋骨四,所述椎骨八固定连接肋骨五,所述胸骨和肋骨一分别可转动连接气动肌肉短肌一、气动肌肉短肌二、气动肌肉短肌三、气动肌肉短肌四的两端,所述胸骨和肋骨二分别可转动连接气动肌肉中肌一、气动肌肉中肌二、气动肌肉中肌三、气动肌肉中肌四的两端,所述胸骨和肋骨三分别可转动连接气动肌肉长肌一、气动肌肉长肌二、气动肌肉长肌三、气动肌肉长肌四的两端,所述骨盆和肋骨三分别可转动连接气动肌肉长肌五、气动肌肉长肌六、气动肌肉长肌七、气动肌肉长肌八的两端,所述骨盆和肋骨四分别可转动连接气动肌肉中肌五、气动肌肉中肌六、气动肌肉中肌七、气动肌肉中肌八的两端,所述骨盆和肋骨五分别可转动连接气动肌肉短肌五、气动肌肉短肌六、气动肌肉短肌七、气动肌肉短肌八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9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柔混合的仿生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文本可读性评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