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外延片生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8846.9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衍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5/08 | 分类号: | C30B25/08;C30B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瓴律师事务所 31363 | 代理人: | 傅耀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外延 生长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外延片生长设备,包括基座、射频电磁线圈、钟罩、侧隔板条、顶盘和垫片。其中,基座有三层硅片位,射频电磁线圈包括12环铜线圈,顶盘直径为5cm‑50cm,垫片高度为2cm‑9cm,射频电磁线圈位于钟罩外部并环绕基座,垫片连接基座和所述顶盘。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有的外延片生长设备仅能在基座上放两层硅片位,本设备可以设置三层硅片位,提高了50%的产能;且实现外延层厚度均匀度3%,电阻率均匀度4%,炉内均匀度5%,良率达到88%以上的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外延片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外延片生长设备。
背景技术
外延片制作方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在抛光面上生长一层或多层掺杂类型、电阻率、厚度和晶格结构都符合特定器件要求的新硅单晶层。
外延片的优点:外延技术可以减少硅片中因单晶生长产生的缺陷,具有更低的缺陷密度和氧含量,提高了栅氧化层的完整性,并改善了沟道中的漏电现象,从而提升了集成电路的可靠性。
例如,现有6英寸外延片的生产技术中,一次性仅能生产2层共计14个外延片。为了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做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设备可以突破一次性14片的生产效率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披露了一种半导体外延片生长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半导体外延片生长设备,包括基座、射频电磁线圈、钟罩、侧隔板条、顶盘和垫片。其中,所述基座有三层硅片位;所述射频电磁线圈包括12环铜线圈;所述顶盘直径为5cm-50cm;所述垫片高度为2cm-9cm;所述侧隔板条为两部分:所述侧隔板条上半部分的上边缘略高于第一层硅片位上缘,所述侧隔板条上半部分下边缘略高于第二层硅片位的中段;所述侧隔板条下半部分的上边缘略低于第三层硅片位的上缘,所述侧隔板条下半部分的下边缘略高于第三层硅片位的下缘;所述射频电磁线圈位于所述钟罩外部并环绕所述基座;所述垫片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顶盘。
优选地,所述钟罩外设置有反射涂层。
优选地,根据所述基座和所述侧隔板条外表面设置有涂层。
优选地,所述涂层为碳化硅。
优选地,所述垫片和所述顶盘的材质为石英。
优选地,所述侧隔板条材质为石墨。
优选地,所述顶盘直径为20-35cm,所述垫片高度为3-7cm。
优选地,所述顶盘直径为25cm,所述垫片高度为5cm。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次性仅能生产14片外延片的技术问题;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外延片生长设备的改进,可实现提高50%的产能,外延层厚度均匀度3%,电阻率均匀度4%,炉内均匀度5%,良率达到88%以上的生产要求并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横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线圈为方形;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线圈为螺旋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衍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衍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粉面和揣盆
- 下一篇:一种常闭微阻缓闭橡胶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