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方法、系统及控制方法、程序产品、单元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074.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F·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ZF主动安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6 | 分类号: | B60T13/66;B60L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德国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方法 系统 控制 方法 程序 产品 单元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机动车辆中的液压制动系统(10)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如果存在或开始有电动机器(50)的发电机制动力,则在通过制动缸(16)使得液压流体在朝车轮制动器(28)的方向上移位之前,使得制动缸(16)与车轮制动器(28)之间的液压连接(80)开放。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机动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10),并且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液压制动系统(10)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控制单元以及一种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机动车辆中的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机动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以及一种用于控制该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控制单元以及一种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液压制动系统在例如机动车辆中使用,并且主要用作机动车辆的行车制动器。制动操作通常如下进行:机动车辆的驾驶员致动制动踏板并且由此使液压流体从制动缸移位到至少一个车轮制动器,使得在该车轮制动器上占主导的制动力作用于相关联的车轮上。由液压流体产生的液压制动力通常与由驾驶员通过致动制动踏板而赋予的制动力需求相对应。
具有液压制动系统的现代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地具有再生制动功能。这种制动功能通常基于回收过程,并且通常以以下方式实现:在存在通过致动制动踏板而输入的制动力需求的情况下,以发电机模式操作的电动机器至少由机动车辆的动能临时驱动并且供应电能,该电能例如可以用于对机动车辆的电能储存器充电。为此目的使用的电动机器通常是这样的电动机器:该电动机器形成机动车辆的电动驱动器,例如作为主驱动器或辅助驱动器,并且然后在正在发生的再生制动过程中作为发电机操作。
然而,电动机器的发电机操作与源自电动机器的阻力矩相关联,该阻力矩对机动车辆施加制动作用。在确定要施加的液压制动力的大小以便满足驾驶员通过致动制动踏板而输入的制动力需求时,必须考虑由电动机器引起的这种制动力(下文还被称为发电机制动力)。在WO 2014/082885 A1中描述了在这方面的一个可能的概念。
所述文献披露了一种用于在再生制动过程期间控制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制动缸朝车轮制动器的方向移位的至少一个体积分数的液压流体经由压力耗散阀被临时储存在液压蓄积器中。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的是,在预定义的制动力需求和液压流体的相关联移位的情况下,至少在可以纳入电动机器来产生电能的程度上,省却车轮制动器上的液压制动力作用,并且尽管存在源自电动机器的发电机制动力,但所得的总制动力与输入的制动力需求相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至少一种可能性来改善先前的再生制动操作的概念。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操作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来实现。此外,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液压制动系统以及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7的特征的用于控制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此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22的特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具有权利要求23的特征的控制单元、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24的特征的机动车辆。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例和/或改进和/或方面将从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得出。
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机动车辆中的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存在或开始有电动机器的发电机制动力,即电动机器处于发电机模式或发电机模式开始时,则在通过制动缸使得液压流体在朝车轮制动器的方向上移位或已经移位之前,使得所述制动缸与所述车轮制动器之间的液压连接开放。以这种方式,例如当由于制动缸的致动而使得液压流体在朝车轮制动器的方向发生位移时,制动缸与车轮制动器之间的液压连接已经开放,尤其是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开放。
液压连接的开放尤其应理解为是指制动缸与车轮制动器之间的液压连接是开放的,以便允许液压流体从液压连接中流出。例如,在开放过程中,在液压连接中开放或产生开口,液压流体可以经由该开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主动安全有限公司,未经ZF主动安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处理装置和喷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受存储器限制的神经网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