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7629.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军;毛科力;张帅;吕轶群;梁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04 | 分类号: | B64D1/04;B64D47/08;B64C39/02;A62C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射 固定 飞行 机器人 | ||
1.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摄像头(2)、飞行机器人控制板(3)、灭火头(5)、顶部可拆卸机翼模块(4)和两个侧部可拆卸机翼模块(6),所述摄像头(2)安装在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前端,灭火头(5)套设在摄像头(2)上,且灭火头(5)与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顶部设有空腔,飞行机器人控制板(3)设置在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顶部的空腔中,顶部可拆卸机翼模块(4)安装在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顶部,两个侧部可拆卸机翼模块(6)相对安装在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两侧,且位于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顶部的可拆卸机翼模块(4)与位于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两侧的可拆卸机翼模块(4)均为垂直设置,飞行机器人控制板(3)与摄像头(2)、顶部可拆卸机翼模块(4)和两个侧部可拆卸机翼模块(6)均为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包括控制板段(11)、尾部连接段(12)和顶盖(13),尾部连接段(12)的一端与控制板段(11)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板段(11)的顶部设有空腔,飞行机器人控制板(3)设置在控制板段(11)顶部的空腔中,顶盖(13)嵌装在控制板段(11)顶部的空腔上,尾部连接段(12)的顶部沿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固接有顶部机翼固定槽,尾部连接段(12)的两侧沿飞行机器人机身主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别设有一个侧部机翼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可拆卸机翼模块(4)包括一号舵盘(41)、一号舵机(42)、一号活动舵面(43)和一号机翼(44),所述一号机翼(44)插装在尾部连接段(12)上的顶部机翼固定槽中,一号舵机(42)安装在一号机翼(44)的尾部,一号舵机(4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号舵盘(41),一号舵盘(41)与一号活动舵面(43)固定连接,一号舵机(42)通过一号舵盘(41)驱动一号活动舵面(43)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可拆卸机翼模块(6)包括二号舵盘(61)、二号舵机(62)、二号活动舵面(63)、二号机翼(64)和连杆机构(65),所述二号机翼(64)插装在尾部连接段(12)上的侧部机翼固定槽中,二号舵机(62)设置在二号机翼(64)的上方,且二号舵机(62)的壳体安装在尾部连接段(12)的侧壁上,二号舵机(62)的输出轴的轴线与尾部连接段(12)的轴线垂直设置,二号活动舵面(63)设置在二号机翼(64)的尾部,且二号活动舵面(63)与二号机翼(64)铰接,二号舵机(6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二号舵盘(61),二号舵盘(61)通过连杆机构(65)与二号活动舵面(63)连接,二号舵机(62)通过二号舵盘(61)驱动二号活动舵面(63)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65)包括连杆和舵角,舵角固接在二号活动舵面(63)的上表面上,连杆的一端与舵角铰接,连杆的一端与二号舵盘(6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为嵌入式摄像头,可以识别目标或火焰颜色的可见光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段(11)、尾部连接段(12)和顶盖(13)均为尼龙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段(11)和尾部连接段(12)的外表面均为气动流线外形。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弹射固定翼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器人控制板(3)为一块集成电路板,内置芯片,陀螺仪和4G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