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泄放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413.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文勇;沙文瀚;王瑛;钱兆刚;王晓辉;刘新超;方磊;凤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戴冬瑾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方法 装置 整车 控制器 新能源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泄放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其中,方法包括:检测动力电池的控制开关是否断开;在检测到动力电池的控制开关断开时,检测电机控制器和/或驱动电机是否故障;在检测到无故障时,利用电机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的同时,控制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以共同泄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回路中残余电量,在检测到故障时,控制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只利用驱动电机泄压,一旦驱动电机故障,只能利用泄压电阻被动泄压,甚至无法进行泄压,导致无法保证及时泄压,降低安全性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泄放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通常采用并联结构,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组、电驱动系统、DCDC(Direct Current,DCDC电压变换器)、电动空调压缩机、PTC(Ptc Heater,加热系统)、高压分线盒、车载充电系统等。在整个高压回路中,高压继电器断开后,高压回路中电量残存通常存储在电机控制器中,而高压系统采用的并联结构导致触碰任意位置都会有触电风险。
相关技术中,当高压继电器断开后,利用电机绕组发热将电机控制器母线电容里存储的电量快速消耗掉,以进行泄压,即高压泄放。然而,一旦MCU(Motor ControllerUnit,电机控制器)或者电机发生故障,则无法实现主动泄压,只能通过泄压电阻进行被动泄压,而被动泄压的时间较长,无法及时泄压,依然存在触电隐患,无法保证安全性,亟待解决。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泄放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只利用驱动电机泄压,一旦驱动电机故障,只能利用泄压电阻被动泄压,甚至无法进行泄压,导致无法保证及时泄压,降低安全性等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泄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动力电池的控制开关是否断开;在检测到所述动力电池的控制开关断开时,检测电机控制器和/或驱动电机是否故障;在检测到无故障时,利用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工作的同时,控制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以共同泄放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回路中残余电量,在检测到故障时,控制所述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
进一步地,高压负载包括电驱动系统、DCDC电压变换器、电动空调压缩机和加热系统,在控制所述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泄放条件;若判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的当前状态满足所述泄放条件,则允许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高压回路的当前电压;若所述当前电压小于第一安全阈值,则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停止工作,且所述当前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则控制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二安全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安全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全阈值可以为60V,所述第二安全阈值可以为30V。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泄放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的控制开关是否断开;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动力电池的控制开关断开时,检测电机控制器和/或驱动电机是否故障;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无故障时,利用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工作的同时,控制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以共同泄放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回路中残余电量,在检测到故障时,控制所述高压回路中一个或多个高压负载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