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钩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466.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崔英俊;陈龙;于海龙;魏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4 | 分类号: | B61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钩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及轨道车辆,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该车钩包括车钩本体和防脱结构;车钩本体包括钩体和钩舌,钩体沿轴向依次包括钩头、钩身和钩尾,钩舌沿与钩体垂直的方向与钩头可转动连接,钩尾与车辆的端部连接,车钩通过钩舌与相邻车体的车钩连接;防脱结构包括焊接连接于钩头底端面的下防脱部,下防脱部包括连接部和防脱台,连接部包括主体和由主体的第一侧伸出的延伸部,主体的顶端和延伸部的顶端均与钩头的底端面焊接连接,防脱台连接于主体的底端,且防脱台用于挡设在相邻车体的车钩的钩舌下方。本发明能够降低带防脱结构的车钩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钩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车钩是轨道车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钩安装于车辆的两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以传递列车纵向的牵引力和冲击力,同时使相邻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目前,我国国内的车钩,例如13系列车钩(包括13A型、13B型、13EF型等),大部分不带防脱结构。近年来,随着车钩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部分车钩需要增加防脱结构,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通常防脱结构为车钩上形成的一体结构,两者采用一体铸造的形式。通过在无防脱结构的车钩的基础上设计防脱结构,并重新设计和定制车钩模具来制造带防脱结构的车钩。
然而,通过重新定制车钩模具的方式来制造带防脱结构的车钩,由于车钩模具的定制成本较高,且针对不同型号的车钩需要定制不同的车钩模具,从而增大了车钩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及轨道车辆,能够在不改变既有车钩钩体及其钩体模具的情况下,实现车钩的防脱功能,进而可避免钩体模具的重新定制,降低车钩的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该车钩用于连接在轨道车辆中相邻的两个车体之间,包括车钩本体和防脱结构;车钩本体包括钩体和钩舌,钩体沿轴向依次包括钩头、钩身和钩尾,钩舌可转动连接在钩头上,且钩舌的轴向垂直于钩体的轴向,钩尾与车辆的端部连接,钩舌与相邻车体的车钩连接。
防脱结构包括下防脱部,下防脱部焊接连接于钩头的底端面;下防脱部包括连接部和防脱台,连接部包括主体和由主体的第一侧伸出的延伸部,主体的顶端和延伸部的顶端均与钩头的底端面焊接连接,防脱台连接于主体的底端,且防脱台用于挡设在相邻车体的车钩的钩舌下方。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防脱台向相邻车体的车钩所在的水平方向伸出,延伸部向背离相邻车体的车钩的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连接部还包括折弯部,折弯部连接在主体和延伸部之间,折弯部向主体的第二侧弯折。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主体的顶端沿其壁厚方向的至少一侧与钩头的底端面焊接连接,延伸部的顶端沿其壁厚方向的至少一侧与钩头的底端面焊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主体及延伸部与钩体的底端面的焊接部位设有焊接坡口,焊接坡口的尺寸为C8-C10。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折弯部的顶端设有向其底端凹陷的第一凹陷部,钩头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凹陷部对应的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向钩头的顶端凹陷,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共同形成安装口。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第一凹陷部的底端与防脱台的底端面之间的间距为90-120mm。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防脱台沿与钩体垂直的方向的厚度为25mm-35mm,延伸部沿与钩体垂直的方向的高度为20-30mm。
如上所述的车钩,可选的,防脱结构还包括上防脱部,上防脱部焊接连接于钩头的顶端面,上防脱部用于挡设在相邻车钩的钩舌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折叠铰链
- 下一篇:桑树中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相关的基因及其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