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辅助制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06697.3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5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涛;张龙;郑建业;郑建宁;李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敏 |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辅助 制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辅助制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辅助制动技术领域,所述车辆包括辅助制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当前行车参数;根据车辆的当前行车参数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行车状况;当车辆处于预设的第一行车状况时,开启辅助制动系统以将车辆调整至预设的第二行车状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预设的合适时机自动开启辅助制动,从而保障车辆的制动效果和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辅助制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车辆的辅助制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制动方式包括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发动机制动和缓速器制动。其中,行车制动一般指采用制动踏板进行刹车制动,行车制动不能长时间使用,长时间的刹车可能会造成制动装置过热进而导致制动效能的热衰退;驻车制动一般不用于行驶时的制动,如果使用可能会造成甩尾等事故。而发动机制动和缓速器制动均属于辅助制动,在发动机制动中,一般又分为发动机排气制动和发动机缸内制动。发动机排气制动通过发动机排气歧管的节流阀或者排气系统中的节流阀关闭,增加发动机的排气阻力,来达到降低发动机转速的目的。如果此时发动机和离合器还有变速器档位都处在结合的状态,车速也可达到降低的目的。发动机缸内制动通过增加的节气门,可以在进排气时都给发动机造成阻力,效果会比排气制动更佳。
然而,上述发动机制动和缓速器制动均需要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手动开启。手动开启的方式不仅繁琐,影响用户的行车安全,而且在发动机制动中,手动开启的时机如果不对,或者开启的发动机制动等级过低,将会无法激活发动机制动的最大效能,如果开启的发动机制动等级过高又有可能导致发动机超速。在缓速器制动中,由于用户却无法准确知晓其开启、关闭的时机,可能会导致缓速器制动系统的使用时间过长,而缓速器制动系统在长时间使用时需要将油温快速散出去才能保持其制动效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对辅助制动系统自动控制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的辅助制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在预设的合适时机自动开启辅助制动,从而保障车辆的制动效果和行车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辅助制动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辅助制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行车参数;
根据所述车辆的当前行车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行车状况;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预设的第一行车状况时,开启所述辅助制动系统以将所述车辆调整至预设的第二行车状况。
优选地,所述辅助制动系统包括:发动机辅助制动系统;所述车辆的当前行车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当前发动机转速;所述预设的第一行车状况包括: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转速大于等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所述预设的第二行车状况包括: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转速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目标转速;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当前行车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行车状况,包括:判断所述车辆的当前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转速阈值;
所述开启所述辅助制动系统以将所述车辆调整至预设的第二行车状况,包括:开启所述发动机辅助制动系统以将所述车辆的当前发动机转速调整至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转速。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转速阈值设置有多个,基于多个所述预设的转速阈值形成多个转速阈值区间;所述发动机辅助制动系统具有多个发动机制动等级;所述开启所述发动机辅助制动系统以将所述车辆的当前发动机转速调整至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目标转速,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当前发动机转速所处的所述转速阈值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6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光斑消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直写曝光机及双面曝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