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2676.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骞;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鹿城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06;F16F9/32;F16F9/348;F16F9/36;F16F9/43;F16F9/512;F16F9/54;B60G15/06;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减震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其包括减震器、储气罐以及吸震弹簧。减震器直接连接车身以及车轮,减震器包括缸筒、连接件、工作活塞以及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缸筒的一端外周套接有弹性套,工作活塞贴近缸筒的底部时,弹性套受压变形,阻碍工作活塞快速靠近缸筒的底部,即避免工作活塞的端部撞击缸筒底部,有利于保证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减震装置是由吸震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吸震弹簧用来支撑车身的重量,并吸收震动。
减震器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吸震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因而通过减震器来抑制吸震弹簧的跳跃。
减震器包括缸筒、工作活塞以及活塞杆。工作活塞滑动于缸筒的内部,并在工作活塞的上方、下方形成两个腔室;活塞杆的一端连接工作活塞,另一端伸出缸筒并连接车轮;缸筒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连接车身,且缸筒内注有油液。
车轮跳动时,工作活塞在缸筒内上下移动,缸筒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室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室内。此过程中,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车辆的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减震装置应用至摩托车、电动车上时,通常将吸震弹簧套接至缸筒的外周,且吸震弹簧一端抵紧缸筒,另一端抵紧活塞杆,使得活塞杆具有伸出缸筒的趋势,进而实现利用吸震弹簧支撑车身的重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车辆的载重量较大时,吸震弹簧受压变形明显,车身与车轮的距离小,则工作活塞背离活塞杆的端部与缸筒底部的距离小,此时,若地面的小起伏,也可能导致工作活塞的端部撞击缸筒底部,影响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减震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减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包括吸震弹簧以及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缸筒、工作活塞以及活塞杆,所述吸震弹簧套接于减震器的外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套,位于缸筒外并套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以及
挡板,位于缸筒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
所述挡板位于弹性套背离筒体的一侧,所述弹性套沿活塞杆轴向的两端分别用于抵接缸筒、挡板;
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抵紧缸筒、挡板时,所述工作活塞与缸筒底部之间存在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器工作时,活塞杆随车轮跳动而伸缩,进而使得工作活塞在缸筒内上、下移动,此过程中,工作活塞贴近缸筒的底部时,弹性套受压变形,阻碍工作活塞快速靠近缸筒,即避免工作活塞的端部撞击缸筒底部,有利于保证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弹性套包括:
贴合环,内周贴合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背离所述缸筒的侧壁用于抵接挡板;以及
阻滞环,连接于所述贴合环朝向缸筒的一侧,内周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之间存在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环受压时的变形量有限,主要用于支撑于挡板;阻滞环受压时,阻滞环周向的内周、外周向外凸出,使得阻滞环沿轴向压缩,并利用阻滞环的弹性力阻碍挡板与缸筒之间相对靠近。
可选的,所述贴合环背离缸筒的侧壁设为锥面,且直径较小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鹿城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鹿城机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