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作用直径活塞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0085.0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J·J·阿丰索三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任霄;刘茜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作用 直径 活塞 | ||
一种扭矩传递设备和一种用于施加力以接合所述扭矩传递设备的机构包括具有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的活塞,其中所述内部作用面沿着所述活塞的作用轴线从所述外部作用面偏移。弹簧相邻于所述内部作用面或所述外部作用面安置。所述弹簧被构造成接触所述扭矩传递设备的相邻板。所述机构可在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机构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接合位置中通过所述弹簧以及所述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中的一者向所述相邻板施加力,并且所述机构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接合位置中通过所述弹簧并且通过两个作用面向所述相邻板施加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来说涉及一种致动器机构,并且更特定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致动例如汽车变速器中的扭矩传递设备的致动器机构。
背景技术
典型的多速度自动或混合变速器使用若干扭矩传递设备(例如离合器或制动器)的组合,以实现多个前进和反向齿轮比或速度比以及空档和驻车档。速度比的选择通常由微处理器变速器控制模块完成,其采用各种车辆参数(例如车速)以及各种驾驶员输入信号(例如加速器踏板位置)来选择适当的速度比。变速器然后接合所述扭矩传递设备的组合以提供所期望的齿轮比或速度比。
为了接合扭矩传递设备,典型的自动或混合变速器包括液压离合器控制系统,其采用液压流体来选择性地致动扭矩传递设备内的活塞,并且向所述设备提供润滑。活塞的致动继而接合扭矩传递设备内的扭矩传递元件(即,摩擦盘和金属板)。
扭矩传递设备的离合器组通常被确定大小成保持最大量的静态扭矩,这通常需要作用直径较大并且产生可以由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客感觉到的突然换档感觉。较小的作用直径将产生更期望的换档感觉,但是可能不在所有负载下都保持。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如下的活塞:其基于由所述活塞施加的作用压力而具有两个不同的作用直径。因此,在不需要最大扭矩的较低作用压力下,可以使用较小的作用直径来接合扭矩传递设备。当需要大量的扭矩承载能力时,使用较大的作用直径来接合扭矩传递设备,并且使用较高作用压力来接合活塞。
在可以与本文中公开的其它形式分开或组合的一种形式中,提供一种用于施加力以接合扭矩传递设备的机构。所述机构包括活塞和弹簧。所述活塞具有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所述内部作用面沿着所述活塞的作用轴线从所述外部作用面偏移。所述弹簧相邻于所述内部作用面或所述外部作用面安置,并且所述弹簧被构造成接触所述扭矩传递设备中的相邻板。所述机构可在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机构被构造成在第一接合位置中通过所述弹簧并且通过所述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中的一者向所述相邻板施加力,并且所述机构被构造成在第二接合位置中通过所述弹簧并且通过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两者向所述相邻板施加力。
在可以与本文中公开的其它形式组合或分开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一种扭矩传递设备,其包括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将第一构件耦接到第二构件的多个交错离合器板。致动器机构安置在所述多个交错离合器板的一侧上。所述致动器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多个离合器板压缩在一起以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所述致动器机构包括弹簧以及具有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的活塞。所述内部作用面沿着所述活塞的作用轴线从所述外部作用面偏移。所述弹簧相邻于所述内部作用面或所述外部作用面安置,并且所述弹簧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多个交错离合器板中的相邻板。所述致动器机构可在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致动器机构被构造成在第一接合位置中通过所述弹簧并且通过所述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中的一者向所述相邻板施加力,并且所述致动器机构被构造成在第二接合位置中通过所述弹簧并且通过内部作用面和外部作用面两者向所述相邻板施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0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