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胶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6583.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霞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25/20;B32B15/02;B32B15/06;B32B7/12;B32B25/02;C09J183/04;C09J183/07;C09J107/00;C09J11/04;C09J9/02;C08L83/07;C08K3/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胶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导电胶套包括管状材料层、位于管状材料层内外两侧的金属网层以及设置在管状材料层和金属网层之间的粘结层,在管状材料层和粘结层中分布有金属粉末,位于管状材料层的金属粉末浓度大于粘结层的金属粉末浓度;将金属粉混合进硅橡胶材料中进行搅拌,混合后的硅橡胶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为管状材料,在管状材料的内外涂覆粘结层材料,并在管状材料的内外两侧敷设金属网,进行烘烤,冷却后,制成导电胶套,按照所需尺寸分切。本发明制成部件能够提高焊接过程的可靠性,同时保证转动焊接的质量,避免缺焊漏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动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胶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螺纹套管作为固定连接部件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螺纹套管的加工是将一个套管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母通过焊接连接一体。在采用电焊机焊接时,需要将工件接地,对于工件旋转环缝焊接时,如何将工件通过导线与接地线连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焊接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焊接需要肢体带动焊接装置与工件接触,焊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手动带动工件与焊接装置接触会出现焊接不均匀、气孔、未焊透的现象。焊接操作是一种均速、稳定的操作过程,只有在均速、稳定的条件下,才能获得优良的焊缝质量。在不转动状态下,只能进行全位置焊接,全位置焊接的操作难度极高,相应的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极高,且焊缝质量合格率较低。
目前,现有的地线与工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夹子连接,即用夹子直接夹住电缆与工件连接。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容易造成电缆绕圈损伤,且电缆的损耗非常大。再就是使用普通的接地转子,但是接地转子容易发热变形,而且随着工件的转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使接地转子卡死,无法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电胶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适用于转动焊接机构的接地转子,能够有效地避免转子振动影响导电连接,从而影响焊接可靠性,降低导电胶套的电阻,并提高电流通过能力,保证了转动焊接的质量。
本方案提供一种导电胶套,所述导电胶套包括管状材料层、位于管状材料层内外两侧的金属网层以及设置在管状材料层和金属网层之间的粘结层,在管状材料层和粘结层中分布有金属粉末,位于管状材料层的金属粉末浓度大于粘结层的金属粉末浓度;所述的粘结层由以下原料制成: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10-15份、天然橡胶12-18份、压敏硅胶胶水40-70份,增粘剂3-6份,气相法白炭黑33-35份、去离子水4-7份,金属粉末5-20份,导电炭黑20-25份。
优选地,所述管状材料层由以下原料制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0份,金属粉末6-8份,乙烯基硅油1-2份,催化剂0.1-0.2份,抑制剂0.2-0.3份。
优选地,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或银粉。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为0.1-0.3mm。
优选地,所述导电炭黑粒径为100-130μm。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导电胶套的制备方法,将金属粉末混合进硅橡胶材料中进行搅拌,混合后的硅橡胶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为管状材料,在管状材料的内外涂覆粘结层材料,并在管状材料层的内外两侧敷设金属网,进行烘烤,冷却后,制成导电胶套,按照所需尺寸分切并在对应位置进行钻出通孔。
包括制备管状材料层的步骤、制备粘结层的步骤以及敷设金属网层的步骤,
制备管状材料层;具体步骤如下:将硅橡胶的原料置于烘箱中烘烤0.5-1h,去除硅橡胶原料中吸附的水分;将硅橡胶、金属粉和添加剂按照上述配比投入搅拌机中,分散搅拌后,制得所述的导电材料;将上述导电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为管状的材料,其中挤出压力为4-6MPA,挤出温度为185-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霞,未经王俊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用绝缘屏障升降车
- 下一篇:一种物流货物自动分拣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