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蜜青梅风味的紫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0104.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易封萍;陈梓谦;朱万璋;王越;吴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18;A23F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蜜 青梅 风味 紫苏 茶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蜜青梅风味的紫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茶饮料的原料包括青梅冻干粉、紫苏活性提取液、复配蜂蜜绿茶香精、绿茶粉、白砂糖及水。制备方法为:按比例配制复配蜂蜜绿茶香精;按比例将青梅冻干粉、紫苏叶活性提取液、复配蜂蜜绿茶香精、绿茶粉、白砂糖、水混合,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液过滤,所得滤液巴氏灭菌,即得蜂蜜青梅风味紫苏茶饮料。本发明采用天然冷榨酶解、冻干浸提的方法,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温度过高带来的营养损失,保留了青梅与紫苏叶中活性物质和天然风味,同时添加食用香精进行香味的调和,提高天然原液的香味品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口感丰富,味道独特,符合当下取自天然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蜜青梅风味的紫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中华本草记载,紫苏又名:桂荏,赤苏,红苏,香苏;一年生草本植物,香气随着品种不同而不同,叶片可有绿、紫二色,在亚洲中日韩、印尼、泰国等地广泛分布,为我国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之一。食用紫苏叶气清香带甜,具有特殊香气。紫苏叶有清热解毒、镇静舒缓、促进肠胃蠕动、止咳祛痰平喘、抑菌等作用。尤其是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紫苏作为一种传统欧中药材,日益受到关注。因此,紫苏叶具在食品保健、生活日用上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青梅性味甘平、味道酸中带甜、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独特的药物价值,常用于酒饮制作。青梅制成茶饮不仅丰富了饮品香味,也增添了天然养生的功效。
现在以天然为主题的茶饮料日益流行,加有紫苏叶提取物的蜂蜜青梅茶饮料符合潮流趋势,风味具有创新性。且多数传统草本饮品通常使用加热浸泡的制作方式,对于中药材本身活性物质有所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蜂蜜青梅风味的紫苏茶饮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蜜青梅风味的紫苏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青梅冻干粉5~10%、紫苏活性提取液2~6%、复配蜂蜜绿茶香精4~5%、绿茶粉0.12~0.15%、白砂糖4~6%及余量的水;所述的复配蜂蜜绿茶香精含有以质量百分比计的氯化钠0.02~0.03%、柠檬酸钠0.04~0.05%、除苦剂0.02%、蜂蜜添加物0.01%、绿茶香精0.02%。
优选地,所述青梅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青梅洗净,去皮去核,与水按质量比为1:4混合,在微波功率为200W~400W条件下处理至温度为45~55℃,加入1600U/g纤维素酶酶解保温浸提20~30min,过滤;将滤液置于-56℃、真空度26PA条件下进行冻干处理,得青梅冻干粉。
优选地,所述紫苏活性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紫苏叶冷冻干燥至恒重后粉碎,与水按质量比1:(30~40)混合均匀,静置后过滤,所得滤液即为紫苏活性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绿茶叶烘干至恒重后粉碎,过筛。
更优选地,所述绿茶叶粉碎后过60目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蜂蜜青梅风味紫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比例配制复配蜂蜜绿茶香精;
步骤2):按比例将青梅冻干粉、紫苏叶活性提取液、复配蜂蜜绿茶香精、绿茶粉、白砂糖、水混合,搅拌均匀;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过滤,所得滤液巴氏灭菌,即得蜂蜜青梅风味紫苏茶饮料。
本发明采用天然冷榨酶解、冻干浸提的方法,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温度过高带来的营养损失,保留了青梅与紫苏叶中活性物质和天然风味,同时添加食用香精进行香味的调和,提高天然原液的香味品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口感丰富,味道独特,符合当下取自天然的理念。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