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高蛋白低糖型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76650.0 申请日: 2020-08-05
公开(公告)号: CN111838604A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曾凡逵;刘刚;许丹;赵宇慈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19/12 分类号: A23L19/12;A23L33/175;A23L33/185;A23L29/10;A23L29/0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瞿晓晶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马铃薯 主要原料 高蛋白 低糖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高蛋白低糖型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食品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泥、豌豆分离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蛋氨酸、半胱氨酸、食盐、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单甘油酯乳化剂和水。本发明的食品中添加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有助于增加含硫氨基酸的含量,调节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提高营养价值。本发明中,豌豆分离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并降低食品的血糖指数。本发明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糖的特点,保健价值高,能够弥补以大米和小麦为主食赖氨酸含量不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高蛋白低糖型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豆泥又名马铃薯泥,是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相应的调料,放到容器中煮熟,用捣泥器捣成泥状,或是先将马铃薯煮熟后去皮捣成泥再加入其他辅料搅拌均匀,所做成的一种食品。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543866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营养马铃薯搅团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是以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了胡萝卜粒、黑豆粉、花生仁、核桃仁、食盐和水。该产品是用马铃薯全粉为原料,没有经过传统概念上马铃薯泥需要经过长期敲砸制作而成的淀粉发生交联变性的“洋芋搅团”加工工艺。马铃薯全粉是蒸熟、干燥后磨粉的加工工艺,马铃薯全粉中的淀粉很容易被人体肠胃吸收分解,导致血糖指数升高,不适宜糖尿病人和儿童长期食用。添加了胡萝卜粒、黑豆粉、花生仁、核桃仁、食盐只是增加马铃薯全粉的风味和改善口感,没有从食品的蛋白组成和氨基酸营养结构上进行科学配伍和营养强化。公开号为CN10641814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苦荞搅团的加工方法,该发明将马铃薯和苦荞麦粉混合、蒸制、干燥磨粉,食用前开水冲泡,该产品是一种简单的马铃薯粉和苦荞麦粉的混合物,完全不同于传统概念上马铃薯泥的长期敲砸制作而成的洋芋搅团的工艺。所以马铃薯蒸制、磨粉后的淀粉是很容易被人体肠胃吸收的马铃薯泥,容易导致血糖指数升高,不适宜糖尿病人和儿童长期食用。添加苦荞麦粉只是增加了一点含纤维多的食品,并没有增加食品整体蛋白含量。

现有技术并未有关于高蛋白低糖型的马铃薯食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高蛋白低糖型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食品具有高蛋白含量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高蛋白低糖型食品,包括以下组分:以马铃薯泥800~1200kg计,豌豆分离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50~55kg,蛋氨酸1.2~1.8kg,半胱氨酸1.5~1.8kg,食盐3~8kg,亚硫酸氢钠水溶液50~70L,单甘油酯乳化剂50~70L和水12~14kg;所述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0.4g/60L。

优选的,所述高蛋白低糖型食品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泥1000kg、豌豆分离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52.64kg、蛋氨酸1.53kg、半胱氨酸1.6kg、食盐5kg、亚硫酸氢钠水溶液60L、单甘油酯乳化剂60L和水12.94kg;所述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3g/60L。

优选的,所述单甘油酯乳化剂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40~60g/L单甘油酯、8~12g/L酸式焦磷酸钠、0.5~1.5g/L柠檬酸、0.5~1.5g/L TenoxV;所述TenoxV以水为溶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和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的二丁基羟基甲苯。

优选的,所述高蛋白低糖食品的干物质质量百分含量为22%~28%。

优选的,所述高蛋白低糖型食品还包括α-淀粉酶;所述α-淀粉酶和所述马铃薯泥的质量比为5~50:106

优选的,所述高蛋白低糖型食品还包括亲水性胶体;所述亲水性胶体和所述马铃薯泥的质量比为0.5~5:1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