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1801.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梁程华;张宇豪;罗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文信家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高温 高频 条件下 阻抗 测量 夹具 | ||
1.一种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包括数据线(1)、接头Ⅰ(2)、接头Ⅱ(3)、外管(4)、内柱(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头Ⅰ(2)设有延左右方向设置的通孔Ⅰ(21),所述的通孔Ⅰ(21)内固定设有导柱Ⅰ(22),所述的导柱Ⅰ(22)延通孔Ⅰ(21)的轴向设置;所述的数据线(1)左端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右端伸入接头Ⅰ(2)与导柱Ⅰ(22)连接;所述的接头Ⅱ(3)的左端与接头Ⅰ(2)的右端配合,能够连接成一体;所述的接头Ⅱ(3)设有延左右方向设置的通孔Ⅱ(31),所述的通孔Ⅱ(31)内固定设有导柱Ⅱ(32),所述的导柱Ⅱ(32)延通孔Ⅱ(31)的轴向设置,导柱Ⅱ(32)的右端位于通孔Ⅱ(31)内并与通孔Ⅱ(31)的右端口之间留有距离,该段距离构成夹持槽;当接头Ⅱ(3)与接头Ⅰ(2)连接时,导柱Ⅱ(32)的左端与导柱Ⅰ(22)的右端接触;所述的外管(4)左端与接头Ⅱ(3)的右端配合,能够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内柱(5)设于外管(4)内,延外管(4)的轴向延伸;外管(4)与接头Ⅱ(3)连接时,待测材料(7)置于夹持槽内,内柱(5)的左端伸入夹持槽内,导柱Ⅱ(32)的右端与内柱(5)的左端分别夹紧待测材料(7)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接头Ⅰ(2)、接头Ⅱ(3)、外管(4)、内柱(5)均由金属导体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线(1)外壁的右端设有螺纹接头(25),数据线(1)内部的传输导体的右端伸出数据线(1)外壁的右端之外;所述的螺纹接头(25)外侧设有外螺纹Ⅰ,所述的接头Ⅰ(2)的左端设有与螺纹接头(25)相对应的凹部Ⅰ(23),所述的凹部Ⅰ(23)内侧设有与外螺纹Ⅰ相对应的内螺纹Ⅰ,所述的数据线(1)与接头Ⅰ(2)通过外螺纹Ⅰ、内螺纹Ⅰ的配合实现连接,此时,数据线(1)内部的传输导体与导柱Ⅰ(22)相互接触,从而实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头Ⅰ(2)的右端设有延其轴向设置的环状的突出部Ⅰ(24),所述的突出部Ⅰ(24)外侧设有外螺纹Ⅱ,所述的接头Ⅱ(3)左端设有与突出部Ⅰ(24)相对应的凹部Ⅱ(33),所述的凹部Ⅱ(33)内侧设有与外螺纹Ⅱ相对应的内螺纹Ⅱ,所述的接头Ⅰ(2)与接头Ⅱ(3)通过外螺纹Ⅱ、内螺纹Ⅱ的配合实现连接,此时,导柱Ⅱ(32)的左端与导柱Ⅰ(22)的右端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头Ⅱ(3)的右端设有延其轴向设置的环状的突出部Ⅱ(34),所述的突出部Ⅱ(34)的外侧设有外螺纹Ⅲ,所述的外管(4)左端设有与突出部Ⅱ(34)相对应的凹部Ⅲ(41),所述的凹部Ⅲ(41)内侧设有与外螺纹Ⅲ相对应的内螺纹Ⅲ,所述的接头Ⅱ(3)与外管(4)通过外螺纹Ⅲ、内螺纹Ⅲ的配合实现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螺帽(6),所述的固定螺帽(6)与外管(4)的右端连接,所述的外管(4)右端设有延其轴向设置的环状的突出部Ⅲ(42),所述的突出部Ⅲ(4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Ⅳ,所述的固定螺帽(6)左端设有与突出部Ⅲ(42)相对应的凹部Ⅳ(61),所述的凹部Ⅳ(61)内侧设有与外螺纹Ⅳ相对应的内螺纹Ⅳ,所述的外管(4)与固定螺帽(6)通过外螺纹Ⅳ、内螺纹Ⅳ的配合实现连接,所述的固定螺帽(6)的右侧设有延其轴向设置的通孔Ⅲ(62),所述的内柱(5)穿过通孔Ⅲ(62)向右延伸,所述的通孔Ⅲ(62)的内径与内柱(5)的外径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高频条件下阻抗测量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孔Ⅰ(21)内中部设有限位环Ⅰ(26),所述的限位环Ⅰ(26)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导柱Ⅰ(22)中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导柱Ⅰ(22)通过其上的外螺纹与限位环Ⅰ(26)的内螺纹配合后实现与限位环Ⅰ(2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8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厂磨电道新型磨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极片防死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