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9074.1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庄东霖;黄逸儒;郭佑祯;沈志铭;黄琮训;黄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64;H01L33/38;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光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红光发光二极管,包括:
磊晶叠层,包括第一型半导体层、第二型半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型半导体层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主要发光波长落在红光范围内,所述磊晶叠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邻近于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且所述第二侧邻近于所述第二型半导体层;
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且位于所述磊晶叠层的所述第一侧;
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且位于所述磊晶叠层的所述第二侧;
第一电极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以及
第二电极垫,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上且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垫与所述第二电极垫位于所述磊晶叠层的所述第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还包括:
反射叠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所述磊晶叠层,且位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磊晶叠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一贯孔,且所述多个第一贯孔暴露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所述反射层,且具有多个第二贯孔;
所述反射层具有多个第三贯孔,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垫与所述第二电极垫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贯孔、所述多个第二贯孔与所述多个第三贯孔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还包括:
缓冲叠层,所述反射叠层位于所述磊晶叠层与所述缓冲叠层之间,所述缓冲叠层包括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与缓冲层,且所述缓冲层夹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绝缘层包覆所述缓冲层,其中所述第三绝缘层具有多个第四贯孔,且所述缓冲层具有多个第五贯孔,所述第四绝缘层具有多个第六贯孔;
第一电流传导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叠层与所述缓冲叠层之间;以及
第二电流传导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叠层与所述缓冲叠层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流传导层与所述第二电流传导层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贯孔、所述多个第二贯孔与所述多个第三贯孔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垫与所述第二电极垫通过所述多个第四贯孔、所述多个第五贯孔与所述多个第六贯孔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传导层与所述第二电流传导层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焊部与由所述焊部延伸的至少一指部,
其中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焊部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的指部与所述反射层重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还包括:
承载基板,具有上表面;
接合层,设置于所述上表面上;以及
下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上表面上,且所述接合层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与所述下绝缘层之间,
其中,
所述磊晶叠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垫与所述第二电极垫位于所述下绝缘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承载基板、所述接合层与所述下绝缘层的侧面构成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还包括上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七贯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磊晶叠层位于所述上绝缘层与所述下绝缘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极垫与所述第二电极垫通过所述多个第七贯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反射层,设置于所述上表面上,其中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下绝缘层与所述接合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0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S-1法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 下一篇:织造碳纤维增强的钢基体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