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0109.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张同庆;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鑫 |
主分类号: | H01L21/329 | 分类号: | H01L21/329;H01L2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n 二极管 制作方法 | ||
1.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如下:
S1:以开始加工的硅片作为基底,选择高阻的P层或N层利用扩散法加工到硅片表面的同一侧,形成PIN二极管的I区,在P型硅衬底上刻蚀沟槽,并在沟槽底部注入P型杂质,接着以介质材料填充沟槽以形成隔离结构;在两个隔离结构之间的P型硅衬底中注入N型杂质并退火;
S2:将S1中制得的二极管通过蒸镀的方法,在硅片表面分别淀积一层多晶硅和层间介质,对两个隔离结构之间的多晶硅和N型掺杂区注入N型杂质,采用光刻蚀工艺在层间介质、P型多晶硅和隔离结构中刻蚀出底部与P型杂质层相接触的第一通孔,还在层间介质中刻蚀出底部与N型多晶硅相接触的第二通孔,在通孔中填充金属形成接触孔电极;
S3:将S2中制得的PIN二极管转移至真空室中,通过自动焊接机将引脚安装至PIN二极管的接触孔电极上,接着将PIN二极管进行封装保护起来,最后通过质检工序中检测台的检测,筛选出满足性能参数的合格品;
其中,S3中所述的检测台包括检测盘(1)、检测探头(2)、台架(3)、电机和控制器;所述台架(3)上安装有检测盘(1),台架(3)的横杆上设置有滑道(31),台架(3)的一侧设有立座(32);所述检测盘(1)的下方设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两侧滑动安装在台架(3)的滑道(31)上;所述检测盘(1)固定在底板(11)上,检测盘(1)的盘面上设置有数个检测孔(12),检测盘(1)的外侧周向上设置有两个受电触点(13);所述两受电触点(13)在检测盘(1)的周向上呈180度分布,受电触点(13)通过检测盘(1)内的电路导线(131)连接至每个检测孔(12)内,受电触点(13)分别作为检测盘(1)中电路导线(131)的正负极;所述检测探头(2)位于检测盘(1)的上方,检测探头(2)安装在台架(3)一侧的立座(32)上,检测探头(2)可以随立座(32)在竖直方向移动,检测探头(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检测孔(12)一一对应的凹孔,检测探头(2)的外侧周向上设置有两个送电触头(21);所述送电触头(21)与受电触点(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台架(3)上设置有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检测探头(2)的上下移动和底板(11)在台架(3)滑道(31)上的移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盘(1)上设有气垫(14);所述气垫(14)固定安装在检测盘(1)的盘面上,气垫(14)上设置有与检测孔(12)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检测孔(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夹紧条(121);检测孔(12)的侧壁上设有气囊(122);所述夹紧条(121)对称分布在检测孔(12)的内壁上,夹紧条(121)通过检测盘(1)上的电路导线(131)分别连接至两受电触点(13);所述气囊(122)与气垫(14)相连通;气囊(122)上朝向检测孔(12)中心的一侧上安装有夹紧条(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14)上设置有环状的弧形板(141);所述弧形板(141)为弹性材料,弧形板(141)固定在气垫(14)的通孔位置上,弧形板(141)的凸起端朝向检测孔(12)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12)的内部设有凸块(123);所述凸块(123)凸起于检测孔(12)底部的中心位置,凸块(123)为圆台形的绝缘体,凸块(123)与检测孔(12)的内壁形成了下小上大的环形槽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对斜棱柱(124);所述斜棱柱(124)为对立设置在检测孔(12)内壁两侧的绝缘体,斜棱柱(124)均匀的分布在检测孔(12)内壁周向上一对夹紧条(121)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2)上设有马达(22);所述马达(22)安装在立座(32)的支杆上,马达(22)受控制器驱动检测探头(2)进行旋转,使得送电触头(21)对应上受电触点(13)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鑫,未经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1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