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帘式气囊以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8616.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4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智也;村山贵士;石垣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2 | 分类号: | B60R21/232;B60R21/2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瑞典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帘式气囊(1),其安装在车体(50)内,通过由充气器(2)供应的气体膨胀展开,且具有一面及另一面,该帘式气囊具备:沿着下边缘的第1区域(11);以第1折线(11a)为分界线与第1区域的上方相邻的第2区域(12);以将该第2区域夹在中间形成于第1折线相反一侧的第2折线(12a)为分界线与第2区域的上方相邻的第3区域(13),以与第2区域的一面一侧相对的形式第1区域处于在第1折线折回的状态,第2区域则处于在第2折线折回的状态,使得被折回的第1区域被夹在第2区域与第3区域之间,以第2折线为卷绕起始点,第3区域处于在另一面一侧被向上方卷起的状态,第1区域及第2区域被设置在第3区域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帘式气囊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员,在大多数的车辆中都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根据车型的不同,有的车辆中安装了帘式气囊。帘式气囊装置具备折叠收纳在车门上方的帘式气囊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启动并向帘式气囊内部喷射气体的充气器。帘式气囊通过充气器喷射的气体的作用在车室内膨胀展开,乘员被膨胀展开的气囊接住,以防止与车室内的各部分发生侧面碰撞。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29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展开时,帘式气囊前部的下端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向下突出。在收纳时,卷回帘式气囊且使突出的部分配置在中心位置。在斜方向发生碰撞时,朝向车外的惯性力量将会作用于帘式气囊,突出的部分有时会从车窗伸出车外,存在对乘员的保护性能下降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制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车辆发生来自斜方向的碰撞,也可以抑制乘员保护性能下降的帘式气囊及其制作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帘式气囊安装在车体内,通过由充气器供应的气体膨胀展开,且具有一面及另一面,该帘式气囊具备:沿着下边缘的第1区域;以第1折线为分界线与所述第1区域的上方相邻的第2区域;以将该第2区域夹在中间形成于所述第1折线相反一侧的第2折线为分界线与所述第2区域的上方相邻的第3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一面一侧相对的形式,所述第1区域处于在所述第1折线折回的状态,以使被折回的所述第1区域被夹在所述第2区域与所述第3区域之间的形式,所述第2区域处于在所述第2折线折回的状态,以所述第2折线为卷绕起始点,所述第3区域处于在所述另一面一侧被向上方卷起的状态,在被安装收纳在车体内的状态下,所述第1区域及第2区域被设置在所述第3区域的内侧。
在本发明中,沿着边缘的第1区域、例如展开时的下边缘部分在第1折线折回,在第1区域被折回的状态下第2区域在第2折线折回,第1区域及第2区域被配置在帘式气囊的一面一侧。第3区域被卷在帘式气囊的另一面一侧、即与第1区域及第2区域相反的一侧。因此,在配置帘式气囊时,如果将帘式气囊的另一面朝向外侧,即使向车外的惯性力量作用于展开的帘式气囊,由于第1区域及第2区域是向车内展开的,所以不会伸出至车外。
本发明所涉及的帘式气囊中,所述第1折线被形成为在展开时配置于所述车体的车门内饰板的上边缘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展开时第1折线被配置于车门内饰板的上边缘部,因此,第1区域容易向车门内侧展开。
本发明所涉及的帘式气囊中,所述第1区域在展开时被配置于所述车体的前侧,并包括向所述车体的车门内饰板上边缘部的下方延伸的下方膨胀部。
在本发明中,下方膨胀部在车门的内侧膨胀,可以防止乘员与车门发生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8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