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2007.4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余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东燕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2600 广东省韶关市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包括上封装板,所述上封装板内部设置有嵌合槽,嵌合槽内部设置有嵌合柱和固定杆,所述上封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封装块,封装块的表面设置有封装面板,所述封装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嵌合柱槽,所述封装块的一侧安装有下封装板,下封装板的前端表面安装有固定导柱,所述下封装板的表面设置有嵌合部,嵌合部内部设置有圆形卡槽,所述下封装板的表面设置有轴销孔,下封装板通过轴销穿过轴销孔与封装块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多组嵌合槽孔配合连接柱,可对封装块与两个封装板之间进行无缝紧密连接固定,保障封装块内部芯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封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缩写作IC;或称微电路、微芯片、晶片/芯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集成电路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仅仅在其开发后半个世纪,集成电路变得无处不在,计算机、手机和其他数字电器成为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现代计算、交流、制造和交通系统,包括互联网,全都依赖于集成电路的存在。甚至很多学者认为有集成电路带来的数字革命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IC的成熟将会带来科技的大跃进,不论是在设计的技术上,或是半导体的工艺突破,两者都是息息相关。
目前的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安装过程较为复杂且成本高,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安装过程较为复杂且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包括上封装板,所述上封装板内部设置有嵌合槽,嵌合槽内部设置有嵌合柱和固定杆,所述上封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封装块,封装块的表面设置有封装面板,所述封装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嵌合柱槽,所述封装块的一侧安装有下封装板,下封装板的前端表面安装有固定导柱,所述下封装板的表面设置有嵌合部,嵌合部内部设置有圆形卡槽,所述下封装板的表面设置有轴销孔,下封装板通过轴销穿过轴销孔与封装块固定。
优选的,所述嵌合柱与嵌合柱槽之间紧密卡合。
优选的,所述封装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圆形槽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导柱与圆形槽孔之间相互嵌合。
优选的,所述嵌合部与封装块之间相互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下封装板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下封装板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与封装块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封装板内部设置有嵌合槽,嵌合槽内部设置有嵌合柱和固定杆,封装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嵌合柱槽,嵌合柱与嵌合柱槽之间紧密卡合,固定导柱与圆形槽孔之间相互嵌合,嵌合部与封装块之间相互紧密贴合,通过设置有多组嵌合槽孔配合固定导柱,可对封装块与两个封装板之间进行无缝紧密连接固定,同时设置有轴销和螺栓等固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保障连接的紧密性,可以使得封装块连接更加稳定,可对封装块内部芯片进行贴合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封装板;2、封装面板;3、圆形槽孔;4、嵌合部;5、下封装板;6、固定导柱;7、螺栓;8、嵌合柱槽;9、封装块;10、圆形卡槽;11、嵌合槽;12、固定杆;13、轴销孔;14、轴销;15、嵌合柱;16、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东燕,未经余东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2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