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1938.5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章建军;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达克车辆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柔性 小腿 碰撞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包括前支撑架,中支撑架、后支撑架、连接支架。所述支撑架的前支撑架由前端的支撑板以及沿支撑板内侧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可形变支撑片组成,中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由方形的单栅格结构组成,所述支撑架与汽车前横梁上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在发生碰撞时,由支撑架构成的缓冲结构被依次完全压缩,充分吸收碰撞时的碰撞能量,可以有效的缓解柔性小腿的弯曲程度,避免了柔性小腿弯矩超标的情况,进而通过研究,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的降低汽车对人体腿部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人车碰撞事故中,下肢是较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非致命的人车碰撞事故中有40%属于下肢损伤,因此,研究行人下肢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方便有效地对汽车的行人下肢保护性能进行评价,欧洲车辆安全委员会提出了采用冲击模块代替完整试验假人实施行人保护试验的规程,此后,刚性小腿冲击模块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国的行人保护法规。但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刚性小腿在生物逼真度和试验可重复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和日本汽车研究所于2000年开始着手开发柔性小腿,并于2002年推出了第一版的柔性小腿。
其中,由于柔性小腿主要由皮肤、肌肉、柔性股骨、柔性胫骨和膝关节组成,可用于模拟行人的左腿和右腿;在具体试验时,需要采集柔性小腿的胫骨弯矩和膝盖韧带的伸长量,作为判断车辆对行人下肢的伤害指标的判断标准,但是如果在试验时,柔性小腿的弯矩变化超标时,则不能够准确的判断车辆对行人所构成的伤害指标。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装置,可以对柔性小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柔性小腿的弯矩变化不会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柔性小腿的弯矩变化超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可以对柔性小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柔性小腿的弯矩变化不会超标;在此基础上,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的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包括:前支撑架,中支撑架、后支撑架、连接支架,前支撑架整体设置在中支撑架的前端,后支撑架设置在中支撑架后端的两侧,同时连接支架设置在中支撑架后端的中部位置,所述前支撑架由前端的支撑板以及沿支撑板内侧依次并列设置的若干可形变支撑片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架内侧依次并列设置的可形变支撑片呈单波峰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可形变支撑片分成两组相对设置在前支撑架内侧,且两组可形变支撑片组中可形变支撑片的波峰凸起方向相对,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可形变支撑片组内的支撑片以同方向、等距离、并列方式的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单可形变支撑片的厚度设置为1-4mm。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架的形状结构为前低后高型结构,沿远离中支撑架的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在安装结构中,使得其上的前支撑架设置在汽车前横梁和汽车前端框架之间,并凸出于汽车前横梁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中支撑架由方形的单栅格结构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架由方形的单栅格结构构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该汽车本体上设置上述的汽车柔性小腿碰撞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达克车辆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爱达克车辆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1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变器绝缘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弯月试块